本报记者 陈婉婉
10月23日,合肥二中来了一群大学生,等候已久的二中师生代表们簇拥着他们,快步走向会议室里存放的几十个巨大包裹,里面一共打包了6000多件冬衣。这些师生们捐出的满满心意,即将通过合工大的大学生们,寄送给千里之外的边疆小伙伴。
“小火苗”驱散寒意
这群大学生的“头儿”,是20岁出头的新疆小伙艾力亚尔,正在合肥工业大学念大三。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他去宁波、杭州等地转了一大圈。问他:“好玩吗? ”艾力亚尔连忙摆手说:“不,不,可不是为了玩儿,是联系事儿呢! ”艾力亚尔心头惦记的事儿,就是他一手策划办起来的“暖冬”公益行动。
事情得回放到2年前,刚来内地求学的艾力亚尔度过了一个最温暖的冬天:“合肥最低气温不过零下二三度,房子还都很保暖,要知道,我们家乡冬天都是零下三四十度的。 ”艾力亚尔来自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和田地区,那里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家乡农村没有暖气,有的人家房屋也很简陋,好多孩子因为家里条件差穿不起厚棉衣,脚上、手上、耳朵上都是冻疮。 ”回想起在家乡零下四十度的极寒天气里,小伙伴们在上学路上被冻哭的情形时,艾力亚尔在温暖的大学教室里再也坐不住了。他把愁绪告诉了寝室室友和班里同学,大家一听都坐不住了:“我们得为小伙伴们做点什么! ”同学们一合计,为孩子们募捐冬衣这件事就这样被提上了议程。
确定主题后,热情的艾力亚尔很快就开始行动。因为想募集点同龄人的旧棉衣,所以他把目光锁定在中学。 “我找了地图,抽没课的时间把合工大附近的几所中学跑了个遍,找校领导请求帮助。 ”最后,合肥二中热情地伸出了橄榄枝,“当年就募集了几百件冬衣,堆满了二中会议室的大会议桌。二中的老师、我的同学,还有一些老乡都主动来帮忙清点、打包。通过物流邮寄到和田市后,我又联系了当地的志愿者,把棉衣送到乡下学校。 ”
当时,和田的孩子拿到衣服,几乎都是立刻就穿上了。从志愿者传回的照片看,在冬衣发放现场,人人都是一张笑脸,没有分到衣服的老师甚至比学生笑得更开心……艾力亚尔他们看到照片后热泪盈眶,倍受鼓舞。第二年,大家早早就开始筹备这个活动,募集到了更多的冬衣。
“胡杨树”传播爱心
为了使活动影响力更大,有更多冬衣可以送到边疆小伙伴手中,艾力亚尔和伙伴们又在上海创办了“胡杨树”公益组织,将募集冬衣的“暖冬”活动纳入其中,把爱心的号角吹向全国。今年是“暖冬”活动开展的第3年,活动开展到了合肥、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城市,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了这项公益活动。捐助对象也从艾力亚尔的家乡学校扩大到新疆的和田洛浦县、皮山县和喀什的伽师县,通过同学们和志愿者的努力,募集到的衣物也从第一年的一千多件增到了今年的12000余件,其中有不少衣服成色非常新,大部分衣服都是八成新以上。合肥二中有的同学将此事告诉家人后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一位姓程的同学不仅捐赠了自己穿不了的衣服,还和家长一起去买了一件新的棉衣,一起捐了出来。
然而,衣服多,让艾力亚尔他们又高兴又有点犯愁:“运输费用很贵,从合肥到新疆和田,平均下来,一件衣服的运费差不多需要1.2元。以前收到1000多件衣服,靠我们自己贴钱和募捐勉强能够支付运费,但今年这上万件衣服,要发放到新疆的3个地区上百所学校,运费估计要上万元,经费就很紧张了。 ”为解决这个问题,艾力亚尔今年与合肥二中商量,能否让学生们捐冬衣时,再加一块钱来帮助解决运费。 “二中的师生们再一次爽快地答应了,我真是特别感激!目前,已经募集到6000多元的运费,我们打算从明年开始,将这个计划与其他几所捐赠的学校也进行商谈,争取把这件好事做得更好。 ”
“南疆的冬天说来就来,10月底就会很冷了。合肥与和田之间直线距离有4500多公里,物流需要1周到2周的时间,才能把冬衣送到偏远乡村的孩子们手中。所以,我们得加快进度,争取在近期就把冬衣包裹发出去,在寒冬到来之前让孩子们领到衣服。 ”艾力亚尔和伙伴们正在抓紧时间募集冬衣和物流费用,同时他们也在忙着召集南疆当地接送衣服的志愿者。
“同袍情”一脉相承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兄弟互助,一衣同享。在古
人所作的《诗经》中,对此早
就有了详细阐述:“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岂曰无衣?与子
同裳……”——《诗经·秦风·无
衣》。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
一家人,有缘才能相聚,有心才会珍惜,有福同享有难必然同当,何必让满天乌云遮住眼睛……”曾经有一位同学在捐出的棉衣里夹了一张小纸条,上面借用《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歌词,道出了心愿。 “孩子们捐衣服的时候,有不少人喜欢夹小纸条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艾力亚尔说,“去年和田的搭档们在分发棉衣的时候看到,有的孩子拿到衣服发现小伙伴们留的纸条后,特别开心。开心的不仅是收到衣服,更是感到了同龄人之间的友情和中华大家庭的温暖。 ”
艾力亚尔说,在做这项公益活动的3年中,虽然很辛苦,但收获更多的却是感动。 “最开始只是几个室友和老乡帮我,后来学校里很多不认识的同学也都加入进来,同时,合工大校团委也在资金和人力上对我们这个活动给予了大力支持。这项活动的影响范围越来越广,有不少中学主动和我们联系,要求捐赠衣服。今年从8月初开始,很多同学放弃了暑假的休息时间,四处奔波,从那时一直到如今,两个多月的时间,看着这上万件的衣服,大伙儿从心里觉得,即使再辛苦,也都是值得的。 ”
艾力亚尔和他的同学们实行的 “暖冬计划”,正是这一友爱精神的最好体现,通过那一件件饱含深情的冬衣,爱心跨越时空传递,友谊在无间中流淌。这样的冬天,一定不会太冷!
志愿者为捐赠来的衣服打包。
新闻推荐
金秋十月,在阳光明媚、温度宜人的日子里,市民都想将层林尽染、五彩缤纷的盎然秋意收入眼底。今年大家的出游安排多了几分独特个性,自由行、自驾游等新型旅游消费方式受青
■ 本报见习记者 何珂随着私家车的普及、旅游产品网络订制的推广、签证的便利等,市民选择自由出行、自驾出游的比重增加,散客旅游渐渐成为主体。而《旅游法》的实施,也加快了这种转变的节奏。近...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