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各项促进民营企业发展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沐浴春风,“合肥速度”在庐阳大地上继续开花。如今民营经济已占据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半壁江山”,我区民营经济发展步入“快车道”。
据统计,2012年,我区民间投资共完成175.85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45.5%,年均增长15.6%。全区民营企业实缴国税20.87亿元,占全区国税收入的55%;实缴地税15.74亿元,占全区地税收入的94.31%。
“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增长之源,成为全区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和产业升级的推动者和主力军,成为创造就业的主体和促进城乡居民增收的可靠保证。”谈及民营经济发挥的巨大作用,区经济促进局负责人如是说。
政策给力——小作坊变身大工厂
庾萍在我区大杨工业园经营一家名叫华星印务的公司,目前公司的规模在全区业内处于上游水平,省出版局核准的安徽14家教材教辅图书定点印刷企业,她的公司便是其中之一。从200平方米的家庭作坊到如今拥有一流印刷设备的现代化工厂,庾萍花了15年的时间。“这么多年,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让公司得以不断发展壮大。”每次回顾多年风雨路,庾萍的心中总免不了感慨万千。
1998年,庾萍来到合肥创业,在白水坝老橡胶厂宿舍租了一间200平方米的房子,开始小本经营。“当时只是一个家庭式的小作坊,只聘了七个人帮忙。”后来公司的业务越做越大,换个大地方办厂,成为庾萍最大的心愿。2002年,在庐阳区政府的帮助下,她在大杨工业园选了10亩地,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宽敞更大的厂房。
从2002年到2008年,庾萍的印刷公司实现了从小型印刷到商务印刷的转变。这其中机器设备的投入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可不巧的是,刚走上正轨的华星印务遭遇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在关键时刻,庾萍毅然选择加大投入而不是坐以待毙。2009年,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她投资800万元购买了一套德国四色印刷机和配套设备,“设备进来后,机器的开机率非常高,公司的业务也越来越多。”凭借这套设备,庾萍的公司实现了高档印刷的提升。而这套价值不菲的设备,使庾萍的公司在金融危机中得以坚持和发展。
今年7月9日,我区召开大型银企对接会,现场4家银行与8家企业签约项目8个,贷款总额达13.4亿元,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多亏了庐阳区及时组织我们企业和银行对接,这下资金问题可以找到解决出路了。”庾萍也应邀参加了银企对接会。
政府扶持——路边摊摇身连锁店
束维虎是不倒翁酒店的创始人。1962年出生的他原是国有企业合肥纺织厂职工。1984年,在当时政策的允许下,他停薪留职,开始创业。
刚开始在益民街经营小吃,1995年改店名为不倒翁酒店,开始经营上档次的中餐。淮河路步行街还没正式规划建设时,束维虎看准步行街未来商机,于1999年进驻淮河路步行街,开了第一家分店。截至目前,不倒翁酒店在全市已开了8家分店,聘有员工700余人。
在我区有关鼓励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下,不倒翁酒店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被合肥市列为厨艺大赛定点饭店、农民工培训基地和婚庆联盟定点饭店,政府还对该酒店吸纳大学生和农民工就业给予相应补贴。目前,束维虎已连续两届当选为区人大代表。“这么多年要不是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帮扶,我们这个企业也不能发展得这么好,庐阳区真是我们民营企业发展的沃土。”
为促进民营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今年5月份我区制定了《庐阳区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方案》,明确将在健全民营经济政策支持体系、健全民营企业发展要素保障体系、健全民营经济公共服务体系、实施民营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实施民营企业发展引领工程等五个方面继续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的支持力度,并明确从今年开始,我区将每年投入5000万元资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在我区的发展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王领 张强)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日前,区市政园林局对合肥市逍遥津工程有限公司、合肥市美雅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实行了合并。以逍遥津公司为母体,将美雅公司合并至逍遥津公司,合并后的公司为市政园林局直属单位,保留...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