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只有6个人的公司(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之前已报道),他们做出的产品,却让中科院、环保部等成为了用户。 10月21日起,本报推出“走进中小微企业”系列报道,通过深入企业生产、科研和经营现场,为集中推介安徽省中小微企业添了浓重的一笔。
政策驱动带来“阳光”
在对近20家企业的连续走访中,记者们发现,每家中小微企业至少有一项立身的独门绝技,要么在“红海”中成为行业领先者,要么在“蓝海”中成为开路先锋。中小微企业不稳,宏观经济难以长期向好。激活经济“微细胞”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而政策的驱动,往往能打开新局面。
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保生有一本 “福音书”——《合肥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法规及政策实施细则汇编》,中小微企业经常遇到的难题,在这本书中几乎都能找到相应的帮助办法。
合肥晟泰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和很多中小微企业一样,也面临融资难问题。但去年公司用专利权换来了 500万元银行贷款,而背后是2010年6月合肥市出台 《专利权质押贷款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作为全国首家专业定位于农业物联网的高科技企业,安徽朗坤物联网董事长徐珍玉认为,智慧农业除了要做好企业自身这个“点”外,也要注意与“面”的结合:就是“游说”各级政府,搭乘政策的顺风车来实现智慧农业的大面积推广。
“接地气”更有声有色
走进企业也是一次“接地气”的过程。 “‘硝态氮肥\’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个很陌生的名词。 ”
但是,安徽瑞麟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迪却这样生动地介绍:小秧苗移栽到田地里,就像小孩从断奶到吃饭的转变,很多肥料一般要一个星期后才能被小秧苗吸收,公司研发的硝态氮肥却可以让“断奶”的小秧苗立即补充上“奶水”。一个专业术语就这样风趣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很多中小微企业的创业者都是“80后”,与记者们同龄。
合肥梵隆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的管理层和技术团队都是“80后”,合肥指掌时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周桥也是个“80后”,前者已研发出拥有自主技术的安全气囊ECU芯片,有望填补国内空白;后者为不少全球500强企业提供新媒体的营销平台,并捣鼓出了定时自动发微博的管理工具……
记者 陈大名
《合肥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法规及政策实施细则汇编》
《 专 利 权 质 押 贷 款 试 点 工作 实 施 方 案(试 行 ) 》
安徽朗坤物联网搭乘政策顺风车来实现智慧农业大面积推广合肥晟泰克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去年用专利权换来了500万元银行贷款合肥福瞳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遇到难题,就在《合肥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法规及政策实施细则汇编》中找帮助办法
新闻推荐
红四方老厂房渐成回忆月底有望完成地面拆迁 文化创意计划搁浅 或蝶变商住中心
月底有望完成地面拆迁 文化创意计划搁浅 或蝶变商住中心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