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吴晨星记者 刘媛媛)昨日下午,7位群众公议员与合肥市卫生部门的行政执法人员一起,对两起行政处罚案件“刨根问底”,并给出了处罚建议。记者从合肥市政府法制办了解到,省城试行、推广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制度3年来,共公议案件1451起。未来省城还将扩大行政处罚案件公议范围。
在昨天下午的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活动观摩会上,首先接受7名群众公议员公议的,是合肥一家化妆品公司涉嫌生产不符合国家标准化妆品案。几位来自不同行业的群众公议员,从不同的角度对行政处罚进行问询。 “《化妆品卫生标准》是国家哪个部门出台的?你们做出处罚是依据哪一条”、“为什么按最低下限罚款”、“每次上门的执法人员不一样,怎么保证对案情有详细了解”……群众公议员不仅对行政执法过程仔细问询,对行政处罚文书的细节也多方“挑毛病”。最终,公议团独立合议后形成了公议意见,交由市卫生局作为办案的重要参考。
这看似尖锐的“挑刺”,在合肥市行政处罚案件中已进行了多次。记者昨从合肥市政府法制办了解到,2010年合肥市采取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建立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制度,截至今年10月底,合肥市共召开群众公议会议292次,公议案件1451件,其中公议员提出不同意见的案件有134件,最终有46件案件行政执法主体采纳了公议员意见。
合肥市政府法制办相关负责人昨天透露,未来合肥市还将进一步扩大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的范围和深度。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制度下一步将推广到县区,目前已有县区开始招募群众公议员。未来县区一级的一些行政处罚案件,也将召开群众公议会议,请群众来给出建议。
新闻推荐
是否依法行政?答完题再说省城1322名执法人员参加能力水平考试
省城1322名执法人员参加能力水平考试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