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城市新就业人员和外来人口的住房保障需求也越来越大——公租房“新市民”如何圆安居梦?

来源:安徽日报 2013-11-15 23:47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吴量亮【“喜”“忧”之间】

“租金少,设施好,上班近。 ”在合肥市经开区天门湖公租房小区,2栋1702室租户黄泽云,对8月份才入住的这套房子感到很满意。两室一厅,58平方米,厨房、卫生间等设施一应俱全,一家四口其乐融融。“之前在外租一套89平方米的房子,月租要1100元,上班单趟要走20多分钟。现在租金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走路5分钟到公司。 ”

相比黄泽云的幸运,今年28岁的小帅可谓“压力山大”。一提到房子,小帅就坐不住。从上大学开始算,他在合肥已生活了9年,刚毕业时曾考虑过买房,打算有点积蓄时再说,可这一拖就是5年。 “5年来,房价从每平方米3000元,到现在每平方米6000多元,房价翻了一倍。几年下来,手头存的几万元还不够首付! ”小帅说,虽然对租住条件从来没有过高要求,但眼下每月600元的房租仍使他倍感压力。 “听说过公租房,不过地点大多很偏,我上班的主城区几乎没有,指望不上。 ”

【记者调查】

“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这个看起来并不奢侈的安居梦,对刚刚工作、财富积累尚浅的年轻人来说,实现起来并不容易。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大量新就业人员和外来人口进入城市,“新市民”住房保障问题将更加突出。据测算,2015年,全省城镇常住人口将达到2975万人,全省“十二五”城市新增就业职工预计达到300万人。

近年来,安徽省各地大力推进以公租房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建设,逐步解决够不上廉租房条件、又暂时买不起房的社会“新市民”的住房难题,让其实现“住有所居”,进一步扩大保障房覆盖面。 “十二五”开局之年,安徽省就将公租房建设任务从上年的0.36万套增加到10万余套,增幅逾28倍;建设体量逐年加大,今年公租房建设任务已达14.89万套。据了解,合肥近年来每年新增人口约20万至30万。该市在开发区、工业园区等企业密集区大力建设公租房,近两年来面向外来从业人员出租的蓝领公寓已竣工2万多套,投入使用1万余套,目前仍有近10万套公租房正在建设中。可即便如此,缺口依然很大。

【观察者说】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副院长戴卫东:城镇新就业人口等“新市民”,是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者和参与者,让他们安居乐业是党和政府及社会各界的期盼,公租房是其中的重要通道。

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未来会有更多的人涌向城市,“新市民”的住房保障需求也将越来越大。目前,公租房实际供给与中低收入群体的需求还很不匹配,需要进一步调动资金、土地、政策等各方资源,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租房建设,不断推进建设进度,做大总量,并形成实质性供应,以便扩大覆盖面让更多的人受益。同时,应该确保公平分配,严格规范管理,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需要的人身上。

近年来,很多城市已投入使用和在建的公租房,仍以开发园区或园区企业为建设主体,政府也应该考虑在市区购买、租赁闲置商品房,以扩充公租房供给,一方面将更多“夹心层”纳入保障范围,另一方面有助于平抑一些城市商品房租金过快上涨趋势。公租房要尽可能安排在交通便利、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完备和就业方便的区域,并合理确定套型比例和结构。如此,保障房才会成为中低收入群众的宜居家园。

【主管者说】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住房保障处处长钟治峰:近年来,安徽省住房保障工作总体取得明显进展,但是,由于住房保障覆盖面较低,加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新就业无房职工阶段性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矛盾日益显现,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亟须改善。

安徽省已把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不断加强和完善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加快建设进度,并要求确保建设质量和品质,力求惠及更多的城镇中等及偏下收入家庭、新就业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逐步形成多层次、宽覆盖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加快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从2009年安徽省大规模推进保障房建设至今年9月底,全省累计开工建设廉租房和公租房77.1万套,占同期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量的44%,累计有46万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通过租赁这两类保障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方式改善了居住条件。

随着近年来保障性住房的大规模推进,大量的保障房即将分配和入住。到“十二五”末,全省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面将达到20%,基本形成符合省情的住房保障体系,越来越多的“夹心层”将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政策导航】

作为安徽省首部住房保障地方行政规章,《安徽省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办法(试行)》自今年11月1日起施行,该规章建立了一整套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管理机制,让保障房得到最大化利用。《办法》明确要求,坚持廉租房和公租房统筹建设,统一分配和管理,并对低收入群体优先配租,做到房源并轨、供应对象并轨、租金标准并轨,使廉租房、公租房制度无缝衔接,提升保障能力,提高保障房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实行租补分离、分档补贴,健全退出机制。《办法》按照外来务工人员和城镇居民同等待遇的原则,将安徽省城镇住房保障对象确定为:住房困难和收入财产状况符合保障条件的城镇家庭、个人,以及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需要申请保障性住房或者住房租赁补贴的,应当向街道办事处 (社区)或者镇人民政府提交申请。

新闻推荐

皖企转型增效益 市场回暖增订单外贸出口上月恢复增长

本报讯 (记者 王恺 通讯员 叶元真)记者昨日从合肥海关了解到,安徽省外贸出口经历连续三个月的下滑后,10月份止住下滑趋势呈现恢复性增长。海关数据显示,10月份,安徽省出口21.2亿美元,增长1.8%;进口14.8亿...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评论:(随着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城市新就业人员和外来人口的住房保障需求也越来越大——公租房“新市民”如何圆安居梦?)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