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吴量亮
楼板、墙壁、楼梯、梁柱……构造房屋的建筑部件,正在工厂流水线上成批生产。大卡车把合格部件吊装上车,直接运往建筑工地,像“搭积木”一样拼装成栋栋楼房。以前只在童话中出现的场景,如今随着建筑工业化步伐加快,已悄然走进我们的生活。
11月1日,记者来到远大住宅工业安徽有限公司,车间干净整洁,工人和机器都在忙个不停。生产线上,钢筋网架被起重机吊装进模具,布料机将混凝土倾撒在模具内,振捣台开始振捣,让混凝土密实均匀分布。在场人员介绍,建筑部品下线后,要送入特制的养护窑,经过8小时的养护即可出厂。
“工厂5条生产线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目前公司在建项目已有30多万平方米。 ”总经理邹峰说,公司选择发展建筑工业化,是因为看到了传统粗放型建筑方式变革的方向。公司于去年11月组建,今年1月投产,以建筑面积算,五条生产线总年产能已达160万平方米。
“可以说,公司良好的发展势头,来自省及合肥市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坚定决心和切实举措。 ”邹峰说,从企业注册、备案,工厂选址、租赁、建设以及产业化项目实施等各方面,省市建设、房产部门及经开区,都与企业全面无缝对接,全程跟踪服务,从而促进了企业快速发展做强做大。
工厂生产部品部件,传统的建筑工地就变成了“总装车间”。承建合肥高新区的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项目,远大公司从今年3月1日开始吊装,以平均约6天一层的速度,仅用86天时间就完成了所承担的2栋大楼主体吊装;项目交付后即可实施入住,避免了二次装修产生的大量建筑垃圾污染问题,后期的运营维护成本也较传统建筑低。
“省与合肥市都在积极出台促进建筑工业化发展的意见,其中不乏含金量高的举措。合肥明年计划建设项目面积比今年增加50%,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环境越来越好。 ”邹峰说,随着应用规模的扩大,工业化建筑的综合成本将大幅下降,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显现,公司发展将跨入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新闻推荐
11月5日,合肥经开区芙蓉社区70多岁的低保老人贾德芳(女)、洪厚云(女)、李友发(男)高兴地领到了价值600元居家养老服务券。老人们凭券可以享受生活照料、紧急救援、医疗护理和精神慰藉等养老服务。本...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