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记者 来洁 杜铭 白海星
合肥不断壮大的创新实力,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从2008年到2012年,合肥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从1057亿元增加到3533亿元,已经形成新型平板显示、电子信息、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极大推动了整个城市的产业转型升级。
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推进产业集聚。平板显示巨头京东方投资建设了6代线和8.5代线,引领投资37亿元的彩虹世代液晶玻璃基板等一批配套企业纷至沓来,合肥成为目前全国规模最大、配套最齐全的平板显示生产基地。合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公共安全产业、生物、节能环保8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个领域都形成了龙头企业和较为完整的产业链。
破解资金瓶颈,推进科技与金融深度结合。近年来,合肥为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创新科技投入体制,将分散的科技资金整合提升为政策性资金。自2009年以来,每年安排6亿元自主创新专项资金。2008年至2012年,累计投入科技经费60亿元。同时,通过引入风险投资和建立种子基金、担保资金,逐步形成了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各种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多元化风险投资体系和投融资担保体系。
瞄准产业方向,建研究院保证增长后劲。合肥组建的现代显示、光伏光热、节能等10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院,按照“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主角、政府支持服务”的原则,将推动产学研合作由短期、松散、单项向长期、系统、实体合作转变。合肥市在5年里安排资金3亿元,支持推进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建设;市财政2年内投入5000万元,用于新能源汽车研究院、语音信息研究院等建设。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李跃波)11月8日,中央驻皖新闻单位近80名记者走进滨湖湿地森林公园和牛角大圩生态农业园,以一线采访、新闻竞赛的形式庆祝记者节。此次活动由中央新闻单位驻皖记者站联合会主办。记者...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