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王成芝 王旺
在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半岛新村社区,有一位年近九十的老婆婆叫金际珍。她十几岁开始手工刺绣,至今已有70多年了。她的手工布绣系列作品,曾被区里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镇和区里举行的各种民间手工作品展示赛上经常获奖,还曾经在合肥市家庭文化艺术节手工作品展上获得过二等奖。
每当有客人到金老太家,她总会热情展示自己的刺绣作品。在她的作品中,各种颜色造型的虎头鞋、勾勒着“八仙”图样的围嘴以及绣花枕头,针线鲜明、匠心独具中显露着中国传统技艺的精致大方。在一件正方形白色粗布小孩肚兜上,黑线勾勒出的12生肖栩栩如生;另一件排列像八卦阵似的“全国省市地名图”,将地名巧妙地藏在方格之中,就像是“填字游戏”……
金老太创作的“布绣”,是合肥本地农村比较流行的一种绣花方式,即先在透明的白纸上描出图案,再贴在自家织的土布上绣花。老人家介绍说,布绣要“数纱、三线一挑”;绣布是家里纺的老布,和清淡的绣线颜色比较搭配。据了解,随着家织土布的逐步消失,现在“布绣”在合肥农村已经不多见了。
金老太的作品大多与日常生活、民间习俗有关,作品透露着淳朴、睿智和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渴望与感恩。乡邻们每逢嫁娶,都会到金奶奶这里讨要几幅作品;谁家孩子出世了,也要请她绣个小肚兜,老人家从来不收钱。有人问她为什么,老人总是憨厚地笑答:“就图个幸福美满、长寿健康。 ”
曾经有不少人慕名前来跟金老太学刺绣,最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个,其中包括女大学生、下岗女工等,金奶奶都热情接待,也从来不收学费。令人遗憾的是,许多人来一两次就不再来了。“现在的年轻人哪会喜欢这个呢?费事、费神,还费时间。”对于“布绣”的未来,老人流露出担忧:“虽然年纪大了,我还是希望多绣些作品、多带些徒弟,让这门手艺传承下去。 ”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李晓群)今年以来,合肥警方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伪劣商品犯罪、打击非法经营、整治发票违法犯罪等专项行动。截至11月中旬,共破获侵权制假、非法经营、制售假发票等经济犯罪案...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