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吴量亮)起重机械操作室内,特种作业人员“刷脸”上岗;“人脸识别机”自动将信息与数据库进行比对认证,数秒钟后报出持证人员姓名;建筑起重机械随后得以开启,其操作、安拆、维保过程将保留持证人员的上岗记录,监管部门、企业可以随时上网查看……这是记者在合肥一住宅楼施工现场看到的一幕。
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持研发的“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控制系统”,正借助“人脸识别”等物联网技术从源头上杜绝相关人员无证上岗问题,为建筑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合肥开展试点,今年有望在全省推广。
近年来,因无证上岗、违规操作造成起重机械安全生产事故,在全国范围内屡见不鲜。其岗位人员即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流动性强,操作、安拆、维保缺乏有效监管手段一直是政府主管部门、建筑施工企业、监理企业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安徽省“建筑起重机械安全控制系统”的应用,促进监管手段由单一“人防”向“人、机联防”转变,有助于预防并减少施工安全生产事故,促进建筑安全生产形势稳步好转。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许根宏)1月13日,合肥召开大气污染防治大会,合肥市政府与有关单位签订责任状。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吴存荣强调,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既要做好“加法”,又要做好“减法”,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