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鸣
“草莓卖得可好啦,我们草莓种植户,这个年过得喜滋滋的! ”大圩果蔬合作社的阮堂双喜笑颜开。大年初一,他与家人在地里精神抖擞地忙碌。一颗颗红艳艳的草莓被码好装箱,放进他去年新买的面包车,准备运往周谷堆。
“明天大早,这批刚从地里摘下的草莓就能进入市民果盘。 ”阮堂双说。随着合肥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菜篮子”工程,大圩镇几乎全部退出了传统农业的种植,形成了蔬菜瓜果这全新的农业种植格局。“我们的收入?以保守的每亩平均收入1万5千元来算,我们合作社的草莓种植户一年收入10万元至20多万元不等。 ”说这话时,阮堂双满是骄傲。
大圩果蔬合作社的陈荣和正与收购蔬菜的收购商谈价正欢,不远处田里的黄心乌长势良好,当天要送往周谷堆销售的已装箱装筐。 “地产蔬菜需求量大价稳,节前更火,地里农民加班加点收摘都忙不过来! ”陈荣和笑呵呵地告诉记者。
在周谷堆批发巿场,今年设立了地产蔬菜专销区、食用菌专销区。在食用菌专销区,销售红火。 “肥西三河、丰乐,肥东店埠、元疃,长丰双墩、吴山六大工厂化食用菌基地全面投产,本地食用菌已在这稳稳唱‘主角\’! ”一位经销户介绍。
节前,作为合肥“菜篮子”的周谷堆市场日均成交量3000吨,菜价却稳中有降,四月青、香菜、韭菜等常用蔬菜周环比跌幅近20%。 “近年来合肥加大城郊精品菜、近郊民生菜、合作共建蔬菜基地建设,有效平抑了节日市场的蔬果价格。节日期间地产菜占了30%,远高于去年同期,这保障了市民的‘菜篮子\’价廉物美! ”周谷堆市场信息中心主任李涛介绍。
新闻推荐
马年春节,省城各小区里生动活泼、通俗易懂的宣传挂图将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送到了千家万户——全会春风暖民心
本报记者 张鸣“看,这挂图解释得太好了,我得拍下来给老伴瞧瞧! ”家住合肥政务新区水墨兰庭小区的成军大叔站在小区入口的宣传栏前,举起手机,将春节期间推出的“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