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合肥2月21日电 清凌凌的水,蓝盈盈的天,芳草如茵、空气新鲜——如此赏心悦目的画面,让刚刚经历冬季“十面霾伏”的合肥人格外怀念。人民网安徽频道记者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在省城,这样的清新惬意没有远离,依然就在“两大水库”之畔。
昨日,记者在合肥市庐阳区环保局采访时得知,《庐阳区空气质量达标阶段性工作方案》已于上月正式出台,从今年开始,“首善之区”铁腕治污,打出“组合拳”向PM2.5宣战,保护“大水缸”、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严格环评准入、“围追堵截”扬尘,计划到2017年时,PM2.5年均浓度要比2012年下降20%以上,让灰霾天气“好久不见”。
淘汰落后产能,严防死灰复燃
告别了纷纷扬扬的“白雪之恋”,“多晴”的春姑娘越来越温暖。伴随着大地一起复苏的,自然也有很多工业企业的全面复工。
“马年一开年,庐阳区辖区内重污染企业搬迁和落后产能企业关停并转,就已经排上了我们的工作计划。”庐阳区环保局局长阮仁胜告诉记者,到今年年底前,该区将完成“十二五”时期全区落后产能的淘汰任务;同时,开展对小型污染企业环境综合整治,依法取缔违法企业,防止死灰复燃。计划到2017年时,基本完成主城区重污染企业搬迁、改造工作。
项目环保准入:未通过环评不给地
因为坐拥合肥市民的两个“大水缸”,庐阳区的环保责任也更加重大。对此,《方案》明确提出:实施规划环评和项目环评联动,未履行规划环评的,其建设项目也不予审批;严禁在生态脆弱或环境敏感区域建设高污染、高耗能项目。
为了强化节能环保指标约束,《方案》要求:对未通过能评、环评的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审批、核准,不得提供土地,不得批准开工建设,不得发放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排污许可证。
各种扬尘: “围追堵截”来防治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脚泥”,如果小区周边正在进行建筑施工,那可真苦了出行的市民们。最迟到今年下半年,这种状况也将不复存在了,按照《方案》,庐阳区将在今年6月底前,规范建筑工地扬尘管理,落实建筑施工“围盖洒洗”等措施,建筑工地未建成车辆清洗设施的,一律不得开挖渣土及其他施工作业;年底前,还将完成对混凝土搅拌站的整治,整改未完成或者达不到要求的一律停产整治或关闭。
对于渣土车、建筑垃圾、散装物料等运输车辆的道路扬尘,阮仁胜也强调说,“庐阳区将对其实施严格的密闭运输,车辆出建筑工地、砂石厂及弃土场前必须冲洗干净,确保车轮、车身不带泥。” (刘甜甜)
新闻推荐
本报讯 为深入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工作,日前,逍遥津街道在区民政局的指导下,组织街道城管、社会事务中心及九狮桥社区、相关保洁公司等工作人员,对留宿在寿春路桥下的六名流浪乞讨人...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