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打油诗里赞民生

来源:庐阳 2014-03-20 23:24   https://www.yybnet.net/

“马年三月春光好,全国两会召开了,代表委员聚京城,共商强国大方针……政府报告为民生,时刻想着咱百姓,各方人士出计谋,帮助领导担重任……城市建起廉租房,农村建了新农庄,普通居民住楼房,贫困人群有补偿……”全国两会刚刚结束,记者从杏花村街道了解到,今年64岁的罗老伯便创作了这首名为《献给全国两会》的七言打油诗,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我平时喜欢写点东西,但由于上学就读到小学二年级,文化程度还是有限。”罗老伯坦言,早先他在生产队当“计工员”,字识的很少,好多人的姓名都不会写,后来慢慢开始自学,逐渐认识了不少字,现在他依然在坚持自学。“平时创作打油诗,写的东西也都贴近现实,比较好懂,比如我的自述《人生》和教育子女的《家教》等。对我来说,这既是老有所乐,又能记录社会实事和人生感悟,觉得挺有意义的。”

前一阵子,罗老伯的老伴赵阿姨过生日,罗老伯一时兴起,花了几天时间创作出一首1000多字、名为《一位花甲老人回忆平生往事》的诗词回忆录,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老伴,老伴听后直流眼泪。“百日讨到蜀山旁,偶遇一位好大娘。伸出援手帮母忙,找个依托当靠梁。本村有位忠实汉,一人生活住草房……”这篇饱含深情的回忆录,从赵阿姨的儿时写起,介绍了她跟随母亲和两位姐妹从江苏老家南下乞讨来到合肥,最后在合肥成家立业,生儿育女一辈子的故事。通篇都是一句七字,语言质朴。

说起写这篇诗词回忆录的过程,罗老伯笑着说:“这辈子没给妻子送过啥礼物,老伴的六十大寿不知道送啥,看新闻时我灵光一闪,决定为老伴写一首诗词回忆录,记录下一位普通百姓这几十年的生活变迁,说说自己是怎么看待民生改善的。”

罗老伯的女儿告诉记者,父母当年结婚时家徒四壁,两人辛苦打拼,又赶上改革开放,日子越过越好。“今生后辈得幸福,衷心感谢共产党……民族精神大发扬,齐心共创奔梦想。”细细阅读,这篇诗词回忆录记录下的不仅仅是一位六旬老人一生的经历,更是一部普通百姓生活越过越好的“民生史”。

·陈晨 谢奉群·

新闻推荐

用爱守护“来自星星的孩子”

“患有自闭症的孩子,是一颗星星,也许很远,很孤独。但即使是在使他恐惧的漆黑夜空,他仍然能放射出自己的光芒。如果我们爱他,他的光芒就会越来越美。如果忽视他、遗忘他,他的光芒就会慢慢熄灭。”3...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老人与梨花巷2014-04-03 23:24
评论:(打油诗里赞民生)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