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底,合肥市公交集团公布消息称:为了给残疾人乘坐公交车提供更多便利,合肥公交快速公交1号线、18路纯电动公交车均设有方便残疾人轮椅进出车厢的无障碍通行设施。但三年多过去,坐在轮椅上的皮晓宁却一次也没有坐过这种无障碍公交车。昨天上午,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陪同皮晓宁一起寻找、乘坐合肥无障碍公交车,体验残疾朋友出行的困难和尴尬。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图① 两名公交车工作人员用尽力气也没办法把无障碍踏板拉出来。
图② 皮晓宁握紧栏杆防止轮椅在车厢里晃动。
图③ 本不愿麻烦别人的皮晓宁最终只能靠大家抬下车。
图④ 18路车翠澜站,路牙阻挡了轮椅上车的路途。
站台边的路牙挡住轮椅
昨天上午8点50分左右,皮晓宁手摇轮椅来到高速时代广场公交站台等候。因车祸失去双腿的皮晓宁,一直致力于残疾人权益保护方面的民间公益事业。昨日,她特地来到自家附近的站台尝试乘车。快速公交1号线、18路纯电动公交车都从此经过,皮晓宁希望不靠别人帮助,自己通过无障碍通行设施上公交车。
不过,她等了近20分钟,一辆又一辆公交车开过,没有一辆车体上贴有残疾人无障碍通行标志,司机也似乎都没有发现在站台上等车的皮晓宁。
为了引起司机的注意,皮晓宁决定将轮椅从站台上移到马路边等。但突出路面的马路牙成了拦路虎,在热心市民的帮助下,皮晓宁小心翼翼地将轮椅翻过路牙。皮晓宁告诉记者,她不借助别人力量自己乘车的愿望已经被打破。她说,不少城市的公交站台都有供轮椅行驶的斜坡,如果这里也有就好了。
快1线已取消无障碍设施
9点10分左右,一辆快1线公交车进站,皮晓宁想乘坐这辆公交车。但司机告诉她,1路车上的无障碍通行设施已经没有了,只有18路公交车上可能有。
皮晓宁感到奇怪,三年前,公交集团曾宣布要在公交车上设置无障碍设施,三年多来,她多次想乘坐快1线,但无法通过天桥进入主干道中间的BRT站台;更没有想到车上的无障碍通行设施已经取消了。
为了探明究竟,皮晓宁又等来几辆快1线公交车,司机都无奈地告诉她,1路车上已经没有无障碍通行设施,如果皮晓宁想上车,只能动员乘客将她抬上车。
18路车无障碍设施打不开
等车过程中,皮晓宁对停下的18路车也逢车必问。
9点31分左右,一辆18路公交车的司机称,他所开的这辆车的确有供轮椅上车的无障碍通行踏板,但他从来没有用过,估计已经锈死了。
这位司机热情地打开后门,用手去抠后门下的一块伸缩踏板,但他用力抠了半天,没能抠动。司机告诉皮晓宁,只有少数车辆装有这种无障碍踏板,但需要司机下车手动操作,不仅麻烦,而且耽误乘客时间,所以很少有司机使用。偶尔遇到残疾人乘客,司机通常也是在热心乘客的配合下,将残疾朋友抬上车。
皮晓宁称,残疾朋友的自尊心很强,他们渴望的是安全、平等、自主的出行社会环境,很少有人愿意被人抬着上公交车。她谢绝了这名司机的好意。
随后,皮晓宁又等来了4趟公交车,其中3趟车的司机都称车上没有无障碍通行设施,而第4辆18路公交车则绕开了皮晓宁所在的站台。
缺乏固定,轮椅在车厢里移动
9点43分,有一辆18路公交车进站,这辆车的无障碍通行踏板同样锈死,无法使用。女司机和同事尝试了一番,但没能将无障碍通行踏板放下来。
皮晓宁泄了气,放弃了“自己上车”的想法,让司机和乘客将她抬上公交车。
上车后记者发现,车厢内并没有“轮椅紧固设施”。尽管皮晓宁已经将轮椅上的车闸锁死,但随着公交车的颠簸,轮椅仍在车厢里移动。她只能用手死死地抱着车厢护栏。
10点28分,公交车行驶到翠澜站。皮晓宁感觉自己的双手和胳臂酸疼,在司机和热心乘客的帮助下被抬下车。
皮晓宁称,虽然出行中遇到了司机和乘客的热情帮助,但她并不感到满意,“残疾人需要的不仅是一个个热心人自发伸出援手,更渴望社会公共服务能够自觉考虑到我们,让我们像正常人一样融入大家。只有我们能够自主、安全地出行了,才不会成为宅男宅女。”
专家:完善无障碍设施势在必行
社会学者王开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残疾朋友之所以不愿让别人抬着上公交车,不仅是因为他们自尊、自爱,也反映了他们渴望拥有无障碍通行环境的诉求。解决残疾人朋友出行难问题不是件小事,不仅要有无障碍公交车、也要有无障碍公交站台和无障碍道路,完善各项与无障碍通行相关的配套设施势在必行。合肥目前的BRT站台都设立在主干道中间,残疾朋友进出站台特别不方便。还有比如盲道、商场无障碍通道等设施也有形同虚设的现象。他认为,为残疾朋友提供无障碍的乘车环境,不仅是对这个特殊人群的关爱和理解,也是文明城市的基本要求。
本报记者 张洪金 摄影报道
■链接
2010年12月7日,合肥公交集团在18路纯电动公交车停靠站安装首批不锈钢公交盲文站牌。集团同时发布消息称,“为了给残疾人乘坐公交车提供更多的便利,合肥公交快速公交1号线、18路纯电动公交车均设有方便残疾人轮椅进出车厢的抽屉式坡道,车上还有轮椅紧固设施。长江中路、长江东大街公交站台,徽州大道公交站台出入口设置了平缓的坡道,站台的刷卡机、投币箱位置也采用了人性化设计,站台内铺设了盲道,站台与快1线车辆地板平齐,方便乘坐轮椅的乘客进出车厢。”
名词解释
无障碍设施是指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建设过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包括无障碍通道(路)、电(楼)梯、平台、房间、洗手间(厕所)、席位、盲文标识和音响提示以及通讯,信息交流等其他相关生活的设施。2012年,国务院颁布实施《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形成了系统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律法规。
国际通用的无障碍设计标准
(1) 在一切公共建筑的入口处设置取代台阶的坡道,其坡度应不大于1/12;
(2) 在盲人经常出入处设置盲道,在十字路口设置利于盲人辨向的音响设施;
(3)门的净空廊宽度要在0.8米以上,采用旋转门的需另设残疾人入口;
(4)所有建筑物走廊的净空宽度应在1.3米以上;
(5)公厕应设有带扶手的座式便器,门隔断应做成外开式或推拉式,以保证内部空间便于轮椅进入;
(6)电梯的入口净宽均应在0.8米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得知女友丽丽(化名)被欺负,王某气不打一处来,带上剪刀奔到现场,将一男子刺伤,致其不幸身亡。目前,王某和丽丽等四人因涉嫌故意伤害罪被瑶海区检察院批捕。 &n...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