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区长”程某牢牢控制手下传销成员,以分散的“家庭”为单位,甚至将孩子带在身边作为掩护,更好地隐藏和发展传销组织。他为了搞好与小区居民的关系,还制定了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若有人违反规定,就会受到罚款。
“造梦团队”专洗脑
从警方缴获的大量用于传销活动的培训教材、笔记中,传销组织运营的“机密”逐渐曝光。程某交代说,新人加入后,第一步就是为其“造梦”,而他常用的谎话是:“我们从事的是政府支持的资本运作!”
程某说,他有一个“造梦团队”。新人来合肥“考察”时,有专人为其“造梦”,“聊合肥的发展,让他感受城市的繁荣,带他去天鹅湖边和滨湖新区参观”,让新人坚信“1年赚到1040万元”。
此外,传销组织还经常请一些所谓“成功人士”来分享“经验”。甚至《三国演义》《卡耐基成功学》等书籍都被传销人员奉为经典。办案民警介绍说,有的传销人员被抓时依旧执迷不悟,竟然反过来给民警“造梦”。
等级诱惑骗“投资”
“各位老总好,现将一周以来的工作向各位汇报。新人:张某某。介绍人:顾某。关系:朋友。工作已做完,对生意认可,已回家筹钱准备申购……”在警方缴获的传销物品中,有这样一份“工作总结”。
据警方介绍,在该传销组织中,每个参加者最低申购一份3800元的“投资”取得入门资格。此后,每申购一份“投资”缴纳3300元,个人最多申购21份,共计69800元。按照个人和下线申购份数,划分为5级:申购1~2份为“业务员”,申购3~9份为“业务组长”,申购10~64份成为“业务主任”;申购64~599份为“业务经理”,超过600份为“老总”。
新人们都被教导,只要努力发展27名下线成为“老总”,一年内即可获得提成1040万元。而事实上,所有下线缴纳的费用均被“老总”“业务经理”“业务主任”瓜分。
直接指挥靠“总管”
“现在的传销人员不再像以前一样大规模聚集在一起,每个窝点仅有2至6名传销人员,组成所谓的‘家庭\’。”民警向新安晚报记者介绍说,有传销人员将孩子带在身边作为掩护,使窝点更像一个真正的家庭,以更好地隐藏。
为牢牢控制组织成员,程某和“老总”级人员从传销人员中物色、挑选亲信担任“大总管”“自律总管”“能力总管”“申购总管”等职务,组成若干个“经理室”,每个“经理室”中的“总管”各司其职,负责对四至六个“家庭”进行日常管理,而程某等人则通过手机来遥控指挥整个团伙的运作。
抄“秘籍”应对突查
警方还在传销窝点搜查到大量有关该传销组织内部规章制度文件、记录表以及保证书。据嫌疑人程某供述,为了与当地居民搞好关系,避免引起警方注意,他们制定了一系列内部管理制度,一旦有人违反规定,就要受到罚款等处罚。
此外,该团伙所有传销人员都要抄写一套名为《宏观调控》的问答:一旦遇到有人按门铃,立即停止培训,在确认对方身份后方可开门;警方清查时,则称刚来合肥找工作;如果开会时被撞破,则称亲戚朋友之间在闲聊……“就像一个个剧本,模拟遭遇民警、社区人员上门的情景。”办案民警介绍说。戴陈轶 本报记者 胡广
新闻推荐
■相关新闻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