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高城
近年来,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实力增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贡献提升的良好局面,在全省经济中占有半壁江山,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同发达地区相比,规模总量、产业层次、发展质量等方面还有不小差距。
如何破解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抢抓发展机遇,省人大代表康正和、高晓谋、张先义、俞乃平、储理政等在广泛征集社情民意的基础上,向有关部门发问。
一问:发展环境怎么优化?
康正和:安徽省民营经济由于起步晚、历史欠账多,既缺少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大集团,也没有铺天盖地的中小企业群体。这是差距也是潜力,请问如何加大政策扶持?
省经信委:2013年2月22日,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发展民营经济大会,出台了 《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这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安徽省民营经济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意见》共20条,围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主题,从激发主体活力、拓展发展空间、加大财税支持、改善金融服务、加强用地保障、强化人才支撑、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督查考核八个方面提出了具体政策措施。重点突出破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各类主体创业兴业的活力,解决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等四个方面内容。下一步,省经信委将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围绕狠抓“民营经济20条”的贯彻落实,全力做好相关工作。
二问:内生动力如何激发?
高晓谋:只有提升企业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形成技术、品牌、市场等核心竞争优势。增强民营企业“生命力”,需要企业主动、政府推动、社会联动的立体方式。在政府推动这一方面,将有哪些具体措施?
省经信委:当前,安徽省民营企业发展面临生产成本上升、效益回落、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增强等问题,以前相对宽松的土地及劳动力用工等也出现了趋紧的状况,再加上安徽省民营企业存在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装备水平不高、管理水平落后等内部因素,制约了安徽省民营经济快速发展。
对此,省经信委将加强推动引导,增强民营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扶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以“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打造自主创新品牌”为目标,选择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为切入点,不断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安徽省自主创新品牌影响力;充分借鉴国内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全社会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工作机制,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鼓励大中型企业建立高水平的企业技术中心,继续做好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认定和评价工作,引导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力度,提升民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三问:推进转型怎样发力?
张先义:目前,安徽省大多数企业普遍存在不重视技术改造、产品升级换代等问题,造成了缺乏市场竞争能力、经济效益低下。请问有关部门如何落实《安徽省企业技术进步条例》中的优惠政策并加大执行督查力度?
省经信委: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企业技术改造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技术改造是实现技术进步、提高生产效率、推进节能减排、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工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优化投资结构、培育消费需求、推动自主创新、加快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安徽省把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中共安徽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和新型产业规模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积极开发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增强品牌创建能力。下一步,将会同财政、国税和地税等部门共同研究,着手起草有关技术改造扶持政策的实施建议报省政府审批。
四问:农企做强如何支撑?
俞乃平:扶持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既可有效缓解农民难题,又可延长产业链,实现农产品的转化增值,使农民从中得到更多实惠。请问政府有关部门将从哪些方面对民营农业企业给予政策引导和支持?
省农委:您所提问题是民营农业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长期制约民营农业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为大力支持民营农业企业发展,省政府先后出台 《关于实施农业产业化“532”提升行动的意见》、《安徽省农业产业化“671”转型倍增计划实施方案》,省农委、财政厅、省政府金融办等13个部门联合下发 《关于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支持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安徽省各级财政大力增加投入,强化服务措施,推进了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进一步推进全省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去年省政府研究制定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从加大财政扶持、优化金融服务、落实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扶持力度。
今后,省农委将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决策部署,不断强化和完善支持民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政策措施。
五问:扶贫怎样关注民企?
储理政:对于大别山区等贫困地区来说,民营企业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就业出路、吸收外来优秀人才、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对这一地区的民营企业,能否从土地、人才、资金、服务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
省扶贫办: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启动后,国务院正式批复《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规划》。省扶贫办会同省发改委编制完成 《安徽省大别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省政府已经批准实施。
《规划》把培育和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作为促进大别山片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把改善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优化市场环境、完善金融政策、促进集约集聚发展、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大力开展产业扶贫等方面有着明确的具体措施。为更好解决贫困山区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省扶贫办会同财政厅结合扶贫龙头企业考核和认定工作,对发展潜力大、扶贫效果好的扶贫龙头企业在扶贫贴息贷款方面不断加大扶持力度。
3月24日,合肥经济开发区人才中心工作人员(左三)在合肥美菱冰箱厂了解企业用工情况。该中心通过开展定期招聘会、春风行动、外出组团招聘等形式为企业提供人才服务。 本报记者 李博 本报通讯员 吴小黎 摄
新闻推荐
随着私家车保有量迅速上升,城市住宅小区停车难问题愈加突出。围绕车辆停放管理,业主与物业服务企业间矛盾频发——■ 本报记者 汪国梁增设车位 纠结近一年历经业主委员会与物业服务企业近一年...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