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老年公寓突然遭遇火灾、面临整顿,83名在公寓居住的老人急需转移安置。然而,火灾发生数天后,只有4名老人被家人接走。为此,当地民政部门着手安排老人到其它养老机构暂住——
本报见习记者 李浩
火灾惊魂,老人很想回家
2月23日凌晨,合肥市瑶池桃花园老年公寓突发大火。经过消防官兵全力扑救,大火被及时扑灭,13名老人因吸入烟尘感到不适,相继入院治疗,所幸均无生命危险。
火灾过后,合肥市庐阳区民政部门约谈了老年公寓负责人,要求其限期整顿。而老年公寓停业整顿,意味着83名在公寓居住的老人需要妥善转移安置。
老年公寓没法住了,老人们又刚经历火灾,更需要有人陪在身边照顾、安抚。瑶池桃花园老年公寓的院长汪荣梅介绍,公寓方面尝试联系了老人们的子女,希望他们能将老人暂时接回家中照料,但工作进展并不顺利。
“出了这样的事情(火灾),心里挺害怕的,很想回家。”82岁的孙奶奶告诉记者。孙奶奶在这家老年公寓居住了2年,因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生活已不能自理,常年需要护工照顾。发生火灾的当天下午,老人因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住院期间,回家成了孙奶奶最大的念想,可最终,孙奶奶也没能回家和子女团聚。
2月28日,记者来到桃花园老年公寓,见到办公室、监控室和几间居住室被烧毁,二楼几间房屋的窗户也无法使用。透过锈迹斑斑的窗户,过道里的白炽灯发出微弱的灯光。经历了火灾惊魂后的老人们,这几天很少走动,昏暗的房间内显得非常安静。“非常想家。 ”有老人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截至2月27日上午,只有4名老人被家人接走,还有一部分老人在医院接受治疗,还有70名老人仍滞留在老年公寓里没有被转移安置。 “我们已经逐个通知了老人的家属,估计还有一部分老人会逐步被家人接走,剩下的老人经过民政部门的协调,将会被安排到其他老年公寓暂住。 ”汪荣梅院长说,因需要转移安置的老人数量比较多,转移安置工作仍需要一段时日才能完成。
有家难回,儿女各有苦衷
一场大火烧了老年公寓,也是对亲情和孝心的考验。火灾过后老人有家难回的现象经媒体曝光后,引发社会热议。面对种种非议和不孝的指责,老人们的儿女也各有苦衷。
火灾后仍住在老年公寓的许奶奶今年94岁,她最小的女儿赵女士已年近花甲。提起不能接老母亲回家暂住之事,赵女士一脸无奈。 “如果条件允许,谁也不会把父母往外边推呀。 ”赵女士称,她的哥哥姐姐们都已退休,年岁大了,本身还需要儿女照顾,自己和丈夫虽然年纪轻一些,但是都有工作,“我们每月工资加起来才3000余元,老母亲回来只是暂住,如果分出一个人专门照顾,收入就少了一半,以后再找工作也很困难。 ”
和许奶奶一样留守在公寓里的,还有不少空巢老人。这些老人的子女在外地工作,只有在节假日的时候才能回家探望父母,火灾又是突发事件,他们能及时赶回来看望安慰一下父母就不错了,很难再把父母接到身边亲自照顾。张大爷和其老伴3年前来到老年公寓,子女们都在外地打工,与回家让子女照顾相比,生活难以自理的张大爷更偏向于留在公寓,“我们不想给儿女们添麻烦,只希望公寓能快点恢复正常。 ”
杨奶奶和席大爷是一对夫妻,两人都住在瑶池桃花园老年公寓。火灾发生后,他们很快被儿子接回了家,但等待他们的很可能是下一家老年公寓。 “以后会给两位老人找一所条件好一些的养老院。 ”杨奶奶的儿子说,作为子女,他也很想自己照顾老人,但受条件所限,实在有心无力,只有将老人送去老人院才能放心。
对于很多子女不愿接回老人、或不能及时接老人回家,汪荣梅院长表示理解:“居住在老年公寓的老人们,多数年岁已高,有的子女也已步入老年,赡养能力有限。 ”
省人大代表、安徽行政学院老师张超对此却有不同看法:从市场经济的角度看,家人不接回老人有他们的道理,子女将父母送到老年公寓照顾,是与养老院之间签订了合同,养老院不能单方中止合同。但是从道德的角度,老人不是商品,他们与子女之间存在着亲情,如果家人不管老人就不合适了,在老人遇到危险的情况下,应该将孝道放在优先的位置。
健全机制,完善保障体系
合肥振亚晚霞情老年公寓的院长姜文学认为,不能单纯以“孝”或“不孝”来衡量一些子女不接老人回家的行为。 “我接触过的老人子女,90%以上都是很孝顺的,很少有子女真正不管老人的。 ”姜文学告诉记者,子女不接老人,可能是由于客观上“管不了”的困境所致。被送到老年公寓的老人大部分属于高龄、患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子女难以照顾,将父母送到老年公寓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再让子女把老人接回家照顾存在困难。
姜文学认为,这次突发事件也体现了应急措施的缺失,没有良好的应急制度安排,单靠社会力量很难处理好突发事件,政府的力量在此时显得格外重要。民政部门、公立养老机构在平时要做好沟通协调;公立、私立养老机构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形成默契。像这次突发事件,可以由政府牵头,第一时间将老人转移安置到安全的养老机构,直到老年公寓恢复安全后再把老人搬迁回来。
“火灾不仅暴露出养老机构与老人子女之间的沟通问题,也暴露出隔在养老机构之间的一层‘纱帐\’。因为存在利益竞争关系,各养老机构之间不方便越俎代庖,这也是养老院失火后,老人安置工作迟缓的原因。 ”姜文学说,政府作为协调人,遇到突发事件威胁到老人安全时,应当及时介入,协调养老机构和个人、其他养老机构之间的关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老师周兴国表示,让老人安度晚年是家庭的责任,同时也是社会的责任。要想避免突发事件面前老人“没人管”的尴尬,除了需要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还必须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机制,建议建立专门针对老人群体的保障制度,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公共投入,对现有的居家养老模式进行完善,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让老人的晚年生活环境更加安全、美好。
新闻推荐
3月1日上午,虽然天空飘起蒙蒙细雨,丝毫没有影响省直机关280余名青年志愿者的热情,他们冒雨来到合肥市磨店敬老院,慰问敬老院老人,开展“最美太阳花、新年新祝福”志愿服务。随着磨店敬老院阵阵动...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