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起工商登记制度新政在安徽省全面铺开内容包括放宽

来源:安徽日报 2014-03-03 22:55   https://www.yybnet.net/

3月1日起,工商登记制度新政在安徽省全面铺开,内容包括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取消最低注册资本限制、简化住所登记条件——

政府降“门槛”激励创业人

■ 本报记者 鲍亮亮

近年来,安徽省工商部门实施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降门槛简手续,市场主体保持稳定增长态势。省工商局统计数据显示,全省去年新登记内资企业、个体户等各类市场主体超过40万户。省工商局有关人士表示,新的注册资本登记制度已经实施,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必将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造活力。

认缴制取代实缴制,“一元钱”也可以办公司

2月26日,初春的合肥小雨淅淅沥沥,却挡不住人们创业的热情。上午9点,朝九晚五的合肥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门庭若市。 “这当中不少是来办理企业注册登记的。 ”合肥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局负责人郭宣传告诉记者,得益于近年来安徽省企业注册登记制度的创新,开年以来,合肥市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每天新登记企业有100多家。 “比如,允许50万元以下有限公司和个体工商户注册资本零首付,允许在合芜蚌地区采取人力资本和股权激励入股登记,允许各地适用国家工商总局支持安徽省皖江城市带的各项先行先试政策等,有效激励了不少人的创业热情。 ”

纪虹佳是一名会计,26日一大早就来合肥行政服务中心工商窗口咨询企业登记注册事宜。 “如果公司注册资金是100万,但是没有到位怎么办,是不是就不能登记了? ”面对她的疑问,郭宣传表示,从3月开始,企业登记注册由实缴制改成认缴制,注册公司不再有最低注册资本限制,注册资本不再强制“实缴”,实现了“零门槛”。 “像你说的这种情况,在实施新的注册登记制度后,已经不是问题了,如果资金没有到齐,企业要主动催促股东尽快到账。 ”郭宣传告诉纪虹佳。

“根据改革方案,除了27个金融类行业继续实行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外,国家取消了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3万元、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最低注册资本10万元、股份有限公司最低注册资本500万元的限制;取消首次出资比例和缴足出资期限的限制,不再限制公司设立时股东(发起人)的首次出资比例、货币出资比例,投资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约定出资数额、出资方式及缴纳期限。 ”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戴文通介绍,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后,形象地说,就是“一元钱”也可以办公司。

“相比过去的做法,3月起实施的工商登记注册新政,还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企业登记注册不再提交验资报告。 ”省工商局企业注册局副局长戴文通介绍,企业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注册资本金规模和缴付时限,这意味着注册门槛和创业成本的大幅降低。 “验资报告费用,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而这对一些小微企业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他告诉记者,验资报告的取消,有效降低了企业设立成本。

简化住所登记手续,方便市场主体准入

“改革方案不仅降低了市场主体的准入‘门槛\’,也通过简化住所登记手续,减轻了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一些负担。 ”戴文通告诉记者,企业住所,又称企业经营场所,是创业的又一道“门槛”。“过去一些小微企业就因为拿不出产权证,而长期无法取得经营主体资格。”戴文通告诉记者,根据改革方案,申请人只要提交场所合法使用证明即可予以登记,这简化了相关手续,有利于释放场地资源,方便市场主体准入。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企业对住所要求不高。“比如,小微企业、初创企业、新业态这样的,他们希望根据生产经营情况自主选择住所。 ”戴文通向记者解释道,新的注册登记制度,拆掉了住所这堵墙,让创业更加方便。 “短期内市场主体的数量会井喷式增长,长期看,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

“但是,也不是所有的场所都可注册为企业的住所。 ”戴文通提醒,如在居民住宅开展经营活动就可能扰乱邻里生活,违章建筑或危险建筑也不适合开展经营活动,造成住所合法性问题和安全隐患。 “各地区经济发展并不一样,这就导致对城市的管理要求也不同,因此,对住所的条件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 ”戴文通表示,这需要各地根据法律规定和本地区实际需要,按照既方便市场主体准入,又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秩序的原则,作出具体规定。 “因此,什么样的场所可以注册,省政府已授权各地自行决定。 ”

“门槛”降低后,如何防范风险? “零首付”是否会导致“皮包公司”泛滥? “从我们对试点城市的调研情况来看,还没出现这样的情况。 ”戴文通告诉记者,实行零首付,虽然不实行实缴制,但对企业出资的情况、出资的权限,都会在公示平台上进行公示。市场参与者,特别是合伙做生意的,必须先了解清楚合作方的实际出资是多少。

年报制度取代年检,宽进严管将是常态

1月1日个体户开始验照、3月1日企业开始年检,这是多年来的老规矩。但是今年开始,按照国家工商总局的要求,安徽省已暂停了个体户验照事宜。 “3月1日起,我们对领取营业执照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非公司企业法人、合伙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及其分支机构、来华从事经营活动的外国(地区)企业,以及其他经营单位的企业也停止了年检工作。”戴文通告诉记者,取而代之的是年度报告公示制度。

“年度报告公示制度,就是每年3月1日至6月30日,企业通过公示系统向登记机关报送年度报告,并向社会公示;企业对年报真实性负责。”戴文通介绍,年报不再是工商登记机关对商事主体进行的监督检查,而是由商事主体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公示其登记及经营情况,接受社会各界监督的一种新的管理制度。对不按时提交年度报告的商事主体,将载入经营异常名录,并纳入信用监管系统。 “年检变年报,一字之差,反映了市场主体从对政府负责到对社会负责的重要转变。”据了解,安徽省正着手建设全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届时将通过该平台开展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工作,企业对年度报告公示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实行年报制度,为企业创造了便利,也减轻了企业不少负担。 ”合肥家乐福公共事务部的刘晓冰告诉记者,营业执照是企业的“身份证”,如果按照以前年检的方式,这家企业在合肥有5家门店,每年年检就要递交不少材料,费时费力,实行年报制后,坐在办公室就能搞定,节省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而在戴文通看来,年报制还有个好处,就是解决了“搭车收费”问题。 “年检验照这个载体没有了,收费也就不存在了。 ”戴文通说。

虽然年报制度比以前的年检要宽松不少,但这并不意味着政府监管的放松。 “此次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一方面是放宽准入条件,另一方面就是严管,由过去的入门管理、年检管理等传统的事前管理变为依靠市场、社会和诚信体系的事中、事后管理。 ”戴文通告诉记者,今后,“宽进”之后要“严管”,将是一种常态,这也是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原则。据介绍,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一方面加大对场主体不正当竞争、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不法行为打击力度,另一方面,还将创新监管方式,依托全省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建立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企业 “黑名单”。他表示,“黑名单”只进不出,而且会在信息公开平台公之于众。 “一处违规,处处受限,提高企业的失信成本,促进诚信市场的建立,也是我们的一个目的。 ”

注册公司“零门槛”。

新闻推荐

合肥民生工程增至47项继续扩面提质 上调补助标准

继续扩面提质 上调补助标准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爱心送给听障儿童2014-03-04 22:54
志愿服务进社区2014-03-06 22:53
猜你喜欢:
新工艺节能降耗2014-03-06 22:53
评论:(起工商登记制度新政在安徽省全面铺开内容包括放宽)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