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回放】
2013年7月1日以来,合肥市运管部门严格执法监督,至当年底累计查处非法营运案件3294起,公开销毁假牌出租车300台。今年截至3月31日,已查处非法营运车辆658台。
非法营运的“黑车”禁而难绝,诸多隐患严重影响群众出行安全,成为全国众多城市发展中的顽疾。如何整治“黑头车”,合肥市近些年来不断开拓思路,摸索出“部门联动、区域协作、打管并举、疏堵结合”的新举措。
合肥市运输管理处处长张永创:
“黑车”为何禁而不绝,治而不绝?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城市化加速进程中,城市提供的公共运力赶不上现实需要,导致日益“膨胀”的刚性需求。其次从执法角度讲,“取证难、查扣难、执行难”等“三难”问题,影响了对“黑车”等非法营运的执法效果。再者,在取缔“黑车”等非法营运中,社会治理的联动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执法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总之,务必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形成更有效的治理合力。
如何实现标本兼治?关键是要在不断加大查处力度的同时,加快发展公共交通,适度增加出租汽车运力,逐步构建功能完善、便捷畅通的城市综合客运体系,消除非法营运的市场基础。
要实现这一目标,在实践中需要多管齐下,整合资源,系统发力。首先是要强化人们的绿色出行理念,倡导绿色出行方式。这就要加强正面引导,通过新闻媒体和开展“公共交通宣传周”“无车日”等活动,加大对非法营运的危害性和违法性的宣传力度,引导群众逐步改变出行习惯,更多地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要巩固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由政府牵头,运政、交警、城管等部门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加强属地管理和基层基础工作,对从事非法营运的人员做好源头管理,完善打击非法营运例会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采取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在此基础上,重点是加强对火车站周边等非法营运重点地区和多发地区的整治,进一步完善综合治理机构功能,加强运管、公安、交警、城管等部门的分工协作,全面推进环境整治、交通管理、市场管理和治安管理等综合治理。此外,要进一步提升公交和出租汽车的服务能力,完成纯电动车投放计划,依据市场需求实时研究出租汽车运力稳步增长方案;建设完成出租汽车信息化系统,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调度管理,解决高峰时段驾驶员不愿进入主城区营运等问题;积极推进电召服务,转变出租汽车运营模式,降低空驶里程,提高运营效率;继续加强从业人员教育,提升从业人员素质,规范经营行为。最终在标本兼治中,为百姓创造一个便捷、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
本报记者 许根宏 整理
新闻推荐
4月12日,以“美好安徽舞起来”为主题的全省广场舞大赛首场比赛在合肥市包河区举行。据悉,参加比赛的17支队伍是从该区200多支基层队伍中脱颖而出的。本次大赛以全民参与、全民健身、全民互动的广场...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