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探访发现,随着涌入合肥打工的人员越来越多,有的地方居住的流动人口密度很大,在那里随处可见“迁徙小鸟”们的身影。令人感慨的是,少有爸妈照顾的"小鸟"们个个精彩,“六一”快到了,他们想法子自己制作着玩具。
“迁徙小鸟”故事多
昨日,记者来到了瑶海区临淮路,三里一村社居委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街上大部分的房屋,都被外来流动人口租住了。他们的小孩几乎都送到该路附近的红星幼儿园上学。“幼儿园有100多名孩子,几乎都是‘迁徙的小鸟\’”。 幼儿园的杜校长说。
“妈妈很少来接我,都是大姑来接我呢。”4岁的杰杰也是“小鸟”中的一员。据介绍,杰杰的妈妈叫韩霞,在这一片外来人口中很有名。16年前,韩霞跟着丈夫从长丰来到合肥打工,丈夫搞装潢,她开理发店。16年来,她一直上门为附近的高龄老人免费理发,有的老人行动不便,她还上门免费服务。
去年8月份,杰杰的爸爸遭遇车祸离世。家中顶梁柱倒下,把韩霞差点击垮了,她咬着牙关重新撑起这个家,带着儿子过活。
“杰杰家的故事太多了。”杜校长说,幼儿园里的每一只“迁徙小鸟”都有自己丰富的故事。
自制玩具过“六一”
爸妈不能全心照顾、很长时间没有玩具……虽然“迁徙小鸟”们的生活过得不是那么滋润,但是机灵的孩子们会在幼儿园老师的指导下用自己的小手制作玩具,不让爸爸妈妈操心。
“我们想尽办法,让孩子们感到快乐。”杜校长说,孩子们平日里没有玩具,幼儿园的老师们就想办法,让“小鸟”们自己制作玩具。“孩子们非常懂事,也很机灵。我们教孩子做玩具,他们一学就会。”杜校长拿出一些玩具的模型说道,孩子们自己做出的玩具,居然让很多人都羡慕不已。
当记者将“小鸟”们自己动手制作玩具的事情,告诉了一些热心市民,他们很感慨。“我们想办法,在六一节的时候,给他们赠送一些玩具。”合肥志愿者之家的一位志愿者说。
本版稿件由杨阳 程文光 胡玉琴 本报首席记者 向凯/文
本报记者 项春雷/图
杰杰(左一)和同学们在幼儿园玩玩具。
百余件玩具今天送到孩子们手中
■给“迁徙小鸟”送玩具
读者积极参与给城中村随迁儿童捐赠玩具;今天可继续拨打962000献爱心
本报昨日报道了螺丝岗城中村的随迁儿童很少有玩具,希望读者能够捐赠玩具让孩子们欢乐度过儿童节一事后,不少市民纷纷拨打本报热线962000,想要给孩子们捐些玩具。仅昨天一天,读者就自愿捐赠玩具百余件,今天本报将把这些玩具收集起来,发放给渴望玩具的“迁徙小鸟”们。
市民李女士告诉记者,当她看到5岁的婷婷只有一件玩具时,自己差点哭了。“现在都市里有的小孩,家里的玩具都快堆成山了,可婷婷长这么大只有一个小玩具。我们应该把自己家里多余的玩具分一点给像她一样的孩子。”
点滴爱心汇成“河流”。除了热心的市民,一个志愿者团队也想为合肥的“迁徙小鸟”们做点事情。“看了你们的报道,我们很受触动。我们发动了很多志愿者,他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孩子们帮点忙。”昨晚,合肥志愿者之家的武先生表示,他们昨天一天也都在积极地收集着玩具。
为了让更多的随迁儿童有件玩具,本报今天也将继续接听市民们的捐赠热线。如果您愿意伸出援手,请继续拨打962000。或许您的一个玩具,就能让一个“迁徙小鸟”开心好几年呢。
新闻推荐
家有考生,我们与您一起加油本报热线962000征集备考经验和心得, “三大套餐”为广大家长解忧
本报热线962000征集备考经验和心得, “三大套餐”为广大家长解忧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