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振平经常告诉村“两委”干部,咱们当干部的要能吃亏、不怕跑腿,不能当歪嘴和尚,别把国家的好政策念歪了。
2013年度新农合筹资工作开始后,王庄自然村王登黎家里一时凑不齐全家七口人的新农合费用,就想只交父母的。王登黎盘算着,“自己年轻,身体一直很好,咋样也不会得病,交了钱也是浪费。”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当年5月,王登黎突然感觉身体不适,经检查为胃癌,在合肥住院治疗花了近5万元。
王登黎没有办法,去找村干部王登成,想补办一个新农合手续,报点钱。听到王登黎的话,王登成笑了,他从屋里拿出一张新农合收据:“今年,咱村有几十名村民要么外出没在家,要么一时手头紧,鲍书记就安排我们都给垫上,仅他个人就垫了6000多块钱。你拿着票,带着病历,就管直接去办理报销啦!”
拿着近3万元的报销钱,王登黎哽咽了:“真没想到鲍书记替我们想得恁周到!”
据老党员鲍文德介绍,村民杨福增、鲍振勤两户全家在新疆务工多年,从新农合开始实行,鲍振平就一直为他们垫资金,直到自己去世。
“群众有时对政策理解不清,像新农保工作刚开始的时候,有些50多岁的人,认为到了60岁不用交费就能领取基本养老金,拖着不参保,鲍书记就主动帮他们垫付,确保群众能够享受国家的惠民政策。”朱庄村会计杨丙礼说。
村民王登林57岁时,一直不愿意参加新农保,村干部多次登门做工作、讲政策,算参保的好处账,最后也没能劝说成功。“先给垫上钱,等他到了60岁,就明白及时参保的好处了。”鲍振平始终坚持这个观点。
王登林说:“真没想到,60岁那一年,干部拿着银行折子找到我,才知道鲍书记都替我交了两年了,我不但多了两年的利息,养老金每个月也多拿了几块钱。钱是不多,可鲍书记真是为我们着想啊……”
新闻推荐
累计完成产值141.9亿元,同比增长29%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