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居闹市,享受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倍受喧闹的扰攘。人像被装进了旋转着的声音的大容器,一会儿工夫就晕了头,感觉自己是条沙土中的鱼,只得寻书的海洋。读到宋词“庭院深深深几许”,本是描写闺妇的寂寞,涌来的却是水的清凉,思绪遂潜进记忆的巷子里。
最初印记的小巷是小时候和父亲一起走的。
老家是典型的徽派建筑,空气清新,阳光明亮。小巷的碎石路湿漉漉的,两旁是灰瓦的平房,家家屋檐下搭着竹竿,晾着衣服,小院里种着半人高、大朵的花,开得正好,父亲牵着我的手边走边和院中热情的主人搭话。我第一次走那么长的路,才到了要去的人家,其实离家并不远,可在长长的巷子里穿梭,犹如进了迷宫,之后我常常梦见自己在那个深深的巷子里走啊走。
短窄的巷子连着简单明朗的生活。上学后,每天放学都要穿过一条又一条小巷去寻好伙伴嬉闹,有时只需在巷子的一头吆喝一声,巷尾的小伙伴就能应声而出。脱掉鞋子,让脚和小小的石子亲密接触,痒痒的却很舒服。只要有笑声从巷子里传出,大人们就知道孩子没走远,晚饭时,只需呼唤一声,大家便各回各家,各找各妈了。小巷虽无诱人的小鱼、艳丽的花,却也温馨快乐。
后来上大学,经历了人生中第一段感情,他比我早一年毕业回阜,我依然留守合肥,耐不住思念,我总要偷偷来阜城看他。可是因为一些原因,两个人一直不能正大光明地走大路,所以阜城给我的第一印象,便是那些细长的小巷。不知道名称,不知道终点,只看见身边的人,每次行走都很慌乱,却很兴奋。现在,每当重走当年的小巷,我总会想起那年我们为了爱情而做的努力,虽然无奈,却很坚定。
雨中的小巷是情人们缠绵的梦境,晴空下的巷子好似戏台。戏如生活,生活似戏,身在其中,浑然不觉。原以为身居高楼的我已被世俗的红尘淹没,可静寂的深夜,却总能依稀想起小伙伴们的笑声,大人们的呼唤声,原来小巷的记忆犹存,我的快乐还在。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任秉文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