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通讯员 邵静
“五一”劳动节前夕,随着最后一批雪松完成培土,合肥绕城高速高新段北侧200多株新栽树木取代了原先的“野生”垃圾场,给过往车辆人员增添了绿意,令周边环境质量显著提升。
家住附近兴园小区的程大爷,亲眼目睹了这块长约2公里的区域从荒地变为垃圾场,再“变身”绿地的过程。 “这里地方偏僻,以前很多人来偷倒垃圾,一到附近就臭味四散,以前也整治过几次,但干净几天后,又会恢复原样。 ”程大爷告诉笔者。今年以来,兴园社区服务中心结合“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多次组织辖区青年志愿者清理偷倒垃圾,截至4月下旬,累计清理各类垃圾900余方。“垃圾场”的悄然消失让清明节期间来附近功德园祭祖的群众眼前一亮。“再也不用像往年那样,顶着刺鼻的气味祭祖了。 ”市民李先生说。
为防止偷倒垃圾现象反弹,兴园社区服务中心转变消极应对的思路,主动对接规划、园林等部门,对该区域重新定位,将高新区道路改造中多余的树木整体移植到荒地上,不仅解决了树木移植缺土地的问题,也通过变荒地为绿地,从根本上杜绝了偷倒垃圾现象。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吴量亮)5月9日,第八届全国中小企业协会联席会议在合肥召开,中国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出席,省政府副省长杨振超到会致辞。杨振超指出,去年以来,安徽省经济能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