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房屋租赁信息平台,可以有效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监管,保障租赁双方合法权益,也有助于治安防控。但在现实中,许多房屋出租人、承租人及租赁中介均不愿意向管理部门提供相关信息——
■ 本报记者 朱胜利
建立信息平台 房屋租赁可查可控
“登录进入网络系统,轻点鼠标,管理人员就能查看出租房屋的信息、房屋租赁双方信息及租期、租金等。 ”6月6日,合肥庐阳区住建局副局长徐军在办公电脑上,向记者展示合肥首个“房屋租赁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情况。徐军还以网络用户身份,从庐阳区政府网站“政民互动”子目录中点击“房屋租赁”一栏,进入房屋租赁综合管理平台网页。网页设有动态新闻、政策法规、电子地图、投诉举报等,涉及房屋租赁的相关政策法规、文件等信息一目了然。
去年9月,合肥庐阳区“房屋租赁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正式启用。该平台实行区、街道、社区三级“网格化”管理,区各乡镇、街道、社居委负责采集小区出租房屋的信息和录入。截至目前,平台已经采集出租房屋信息1.2万条,录入6300余条。 “通过平台运行,行业监管部门可以实时采集、实时监控。”合肥房地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有效加强房屋租赁市场监管,保障房屋出租人和承租人的合法权益。
“建立信息平台,还有助于社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庐阳区杏林街道望城社区党委书记郑权高兴地说,通过信息平台能监测到一些明显异常的房屋租赁情况,如租金明显偏高、不同年龄段男女混租等,从而有效消除社区治安隐患。据了解,该社区曾多次通过信息平台发现有人租房从事传销活动,及时报告有关部门进行处理,维护了社区安全。仅今年4月,庐阳区杏花村街道、海棠街道等地通过该平台核查发现33处传销窝点,为打击传销提供了有力帮助。
“有了政府部门的信息监控,我们出租房子后,就不用担心房客利用房屋从事违法活动了。 ”家住合肥望城社区望城花园小区的吴先生说。吴先生有一套3室1厅的住房长期对外出租,他每次出租时都主动带着房客到社区登记信息,“登记信息是有点麻烦,但登记后就能安心当房东,遇到点矛盾纠纷,有关部门也能有处理依据。 ”
制度难以落实 采集信息并不容易
“房屋租赁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运行的基础,是要充分采集到房租租赁信息。然而记者了解到,主动登记备案登记租赁信息的情况却极少,工作人员上门采集信息也不是很顺利。徐军告诉记者,为方便房屋租赁当事人登记备案信息,庐阳区住建局在各个街道都设了专门的服务窗口,各个社区的网格员都主动上门采集信息,但信息采集的难度很大。通过努力,庐阳区采集到信息的租赁房屋才占到总数的60%多。
记者采访发现,信息采集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落实不到位。虽然合肥市2013年5月出台了《房屋租赁管理办法》,要求租赁房屋必须登记备案并按规定纳税,但真正履行登记备案的租赁房屋只占极少数,违规的也没有受到应有处罚。办法实施2个月后,曾有媒体报道,合肥市区常住人口约有460万人,其中约130万人是租房居住的流动人口,出租房约20万套,个人租赁住房的备案率不到1%。
制度为何没有落实? “我们的工作收入与成交数量挂钩,租赁备案的办理手续麻烦,直接影响每月成交数量。 ”许多房屋租赁中介机构工作人员都表示,经手的房屋租赁,备案率不到10%,对于合肥租赁房屋需要登记的规定很清楚,但 “如果需要备案,我们就不做了。 ”
“租房子备案,还要缴税,太不划算了。 ”承租人往往都会考虑到税收,根据合肥市的有关规定,个人出租房屋税收实行综合征收率征收,征收标准为,个人出租住房,月租金2万元以下的,综合征收率为4%;月租金2万元以上的,综合征收率为8%。小李是安农大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他打算在学校周边租个月租1500元左右的住房,谈到登记备案,他明确表示“房东必然会将税收转嫁过来,一年白白多花几百块钱,肯定不会去登记信息的。 ”
采访中,许多房屋出租人都表示,不愿意登记备案的原因,一方面是嫌麻烦,一方面是不想泄露自己的房产信息。而一些“二房东”,没有房产证,出租手续不全,就更不愿意去进行登记备案了。
强化服务监管 引导各方主动登记
“将房屋租赁信息登记与社区服务联系起来,房屋租赁当事人往往就愿意配合登记了。 ”望城社区网格员韩丽深有体会地说。
韩丽负责的社区网格有很多出租房,她经常利用中午和下班时间,上门登记房屋租赁信息,吃过无数次“闭门羹”。一次,韩丽去徽乡居小区一户租住人家登记信息,承租人听说要登记信息,直接将门关了。过段时间后,韩丽再次上门,她首先向承租人介绍社区服务工作内容,再详细解释房屋租赁信息登记与社区服务之间的关系。当承租人听说登记了信息,以后到社区办证、办事都会方便很多后,热情将她请进了屋,详细填报了一家四口的信息。
“我们在平台上增加了服务功能,加强政策宣传,鼓励房屋租赁当事人主动登记信息。 ”徐军告诉记者,“房屋租赁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将与其他政府信息平台整合,强化信息综合利用,更好地服务群众;同时,进一步强化信息平台内部管理,对工作人员赋予不同级别权限、职责,严格房屋租赁信息的使用,以保护租赁当事人的隐私,让当事人放心。
在鼓励房屋租赁当事人主动登记信息的同时,合肥房产部门还出台措施,加强对房屋租赁中介机构的监管,督促中介机构按有关规定主动办理房屋租赁登记备案手续。根据合肥房地产管理局印发的文件,如果房屋租赁中介机构不按规定操作,将无法通过“年审”。合肥蜀山区一位负责辖区房屋租赁登记的街道工作人员对记者说:“以前,我们没法让辖区内的中介机构配合登记房屋租赁信息。现在,他们‘年审\’需要街道出具意见,我们推动落实房屋租赁登记备案制度有了抓手。 ”
“信息登记不应成为征税的工具,增加房屋承租人的负担。 ”专家建议,可以参照外省部分城市的做法,适当降低租房税征收标准,设立减、免税门槛,避免“一刀切”,避免让房租成为城市低收入群体的“不能承受之重”,这样
才容易实施。
·他山之石·
扫二维码知租房信息
手机扫描出租房屋牌照上的二维码,便可了解房屋相关信息,如果遇到愿意透露个人信息的房东,还可以扫到房东的信息。目前,广东省东莞市厚街镇正对出租房屋进行换牌工作,已有1722套出租房屋换上了有二维码的牌照。
据了解,厚街镇出租房屋牌照更换后,每间屋子都有唯一的一个二维码,换牌工作6月底可完成,7月整个系统可以开通。记者在厚街镇出租屋管理中心的平台看到,系统已经把安装了二维码门牌的出租屋信息存入电脑,在电脑卫星地图上,点开其中一个星点,电脑马上弹出该栋出租屋的外形图片,图片下面还即时显示居住面积等情况。
在厚街镇,有房东对门牌上含有二维码的方式表示赞同,认为这是与时俱进,扫一扫就知道房子家具、租金等情况,省了他们很多“口水”。但也有房东害怕个人信息泄露,引来盗贼光顾。厚街镇出租屋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出租屋业主信息可随房东意愿决定是否对外公布,如果不对外公布,那么租客扫描到的信息只有租赁中介、房间设备、居住人数、租金、联系电话等。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 高城6月5日下午3点50分,随着一声清脆的上课铃声,合肥市乐农新村小学家长学校开课了。与往常不同的是,“道德讲堂”首次开进了家长学校。以“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美德少年”为主题,主...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