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
合肥的晚高峰还没开始,宁国路与水阳江路交叉口已经停满了私家车。“不在罍街,就在来罍街的路上”,如此的盛况从2013年7月罍街开街一直持续到今天;每一天的人气爆棚从黄昏伊始一直持续到东方欲晓。这里原本是莲花夜市,合肥滨投集团接下这个项目后,巧妙地挖掘了合肥人酒桌上一句“炸罍子”里的热情好客,用短短三个月便打造出全新的“罍街”。罍街所创造的合肥速度、合肥特色得益于合肥市上上下下“壮士断腕”般的体制创新。
当下合肥正围绕打造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审批环节最优、办事效率最高、服务意识最强城市的目标,深入推进效能革命,提高政府服务水平;深化行政审批流程改革,建立重大项目服务快速协调机制,细化执法部门自由裁量权,全面清理经营性收费项目,完善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相关政策体系,建立重大事件责任追究机制,努力做全省改革创新的排头兵。
“把好事办好。”合肥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大力探索实践公开选拔、公推公选、公推竞职、公开选调、公开选聘等多种方式选拔领导干部,“以发展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培养造就了一支朝气蓬勃、奋发有为、敢走新路、善于突破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在选人用人机制上创造出富有特色的“合肥模式”。
包河区作为合肥改革的“试验田”,先行先试,2013年2月成立首个街道级“大社区”——滨湖世纪社区,实现社区管理从“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转变;在全市首建干部勤政档案,干部工资跟随“工作量”浮动,最大限度盘活干部资源,实现干事热情与干事岗位、人才资源与建设需要的“双重对接”。“活干得多、干得漂亮就多拿薪水,要把最高工资和最低工资的差距拉开。”包河区委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把老百姓的事解决好、服务好。”包河区搭建志愿服务对象和服务项目对接的平台,“社工+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方式,把志愿服务工作与创新社会治理、深化精神文明创建有机结合,一时间,滨湖帮客、志愿服务广场成全省亮点。此外,路长制、河长制、街道级社区管理体制、大综管模式、财税管理体系、编制管理等都取得实质性成效,在全市乃至全省成为示范和表率。
“大家的事协作完成。”建立了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根据城市发展需要,建立了由市政府秘书长兼任主任的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并对市应急办、人防办、民防局实施“三办合一”,人防职能向民防应急转变,应急办与人防办领导实行交叉任职,整合了“三办”人力、物力资源,提高了城市管理应急处置能力。各县区、市直部门及街道、乡镇相应成立应急管理机构,形成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按照“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全面建立了应急预案体系,涵盖了城市管理的各个领域,为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行编织了一道安全网络。
(下转第四版)
新闻推荐
王学军当选安徽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李锦斌当选安徽省省长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