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当、当……”铁锤敲打凿子的声音不时从双岗街道一里井社区义井路正丰花市的一间店铺中传出。门头上刻有“丘隅斋”三个字的招牌古朴典雅,显示出店铺的不同一般。店主叫彭劲杰,庐州木雕创始人之一,安徽省级非遗传人。虽然才30岁出头,可从事木雕手艺已有20年,是位年轻的“老木雕师”。他的庐州木雕技艺2012年被列为合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虽然身处喧嚣的都市中,但彭劲杰每天都静下心来与木头打交道。
彭劲杰是地道的合肥人,自幼喜欢绘画。“我从11岁起开始学白描,12岁学磨刀具,13岁学木雕修光,14岁时已能制作出简单的木雕小玩件。”彭劲杰说,自己从事木雕全凭兴趣。早年,他跟着叔父全国各地到处跑,也拜了很多师傅,学习了天南地北的木雕技艺。后来,学有所成回到合肥,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组建了非遗木雕传习所,自成体系,逐步发展,成就了今天的庐州木雕。
在店内,笔者看着桌上堆着各式各样的刀具,十分好奇。彭劲杰解释说,木雕创作一般要用到300多把不同的刀具,最大的刀口有十厘米宽,最小的则跟头发丝一样细。想要学好木雕技艺,磨刀是第一步,把刀磨好了,才能往下学习技艺。“小时候不会磨刀,四个指头按着刀口一起磨,结果一天下来把指头都给磨亮了。”彭劲杰笑着说。
“木雕是慢工出细活,做出一件满意的作品最少要耗时两个月,时间长的要以年来计算。”彭劲杰向笔者简单地介绍了木雕的制作流程,指着店门口正在制作的木雕说,“这件作品叫《九龙屏风》,高2.6米,宽5米,原材料是缅甸花梨木,已经雕刻了一年半时间了,前前后后得二十多道工序,还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完工。”坚持严谨的创作态度,坚持对细节的追求,结合原材料加以丰富想象,结合生活灵感进行创意,赋予作品活的灵魂,是彭劲杰不变的信条。
彭劲杰的作品,除了注重材料本身以外,还讲究作品中所展现的艺术特色。“木雕与绘画是截然不同的,木雕以刀代笔,用刀来体现艺术特色。绘画一笔一画就能出效果,随意性很强;而木雕则是要求严谨,处处是写实的风格,丝毫不能有夸张的成分。”
“做一个木雕师是很辛苦的。”彭劲杰说,除了对木雕这门工艺有热爱之心,具备一定的美术功底,“最重要的一点是,得有耐心。木雕就是一天从早到晚,拿着刀子对着一块不会说话的木头,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很难把木雕学好。”
二十载寒暑春秋,二十载潜心专研,彭劲杰坚持在自己的世界里“精雕细琢”,用自己的角度去观察世界,去发现和感受美,化平凡为神奇。他为一块块普通的木头注入浓郁的艺术感染力和强大的生命力,并且把它蕴含着的美最大限度地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吴年·
新闻推荐
本报讯 6月30日下午,由区委组织部、区文化局、区民生办以及海棠街道藕塘社区联合举办的“美丽庐阳梦 温暖民生情”民生工程文艺演出在藕塘大院拉开帷幕。精彩的演出吸引了辖区300...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