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人的狂欢,永不落幕
撰文-吴芳 本报特约记者发自巴西
吴芳
《合肥晚报》摄影部主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摄影家协会新闻纪实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新华社、路透社、法新社特约摄影师。曾参加奥运会、南非世界杯、汶川地震和全国两会等重大事件报道。新闻摄影图片万余幅见诸于报端,多次被《纽约时报》《卫报》《泰晤士报》《华盛顿邮报》《时代》等报刊选用。
纪实作品曾经获全国摄影艺术展铜奖,15、16、18届安徽省摄影艺术展金奖,多次在国际、国内摄影展和比赛中入选获奖。新闻摄影作品多次获安徽省新闻奖摄影和全国晚报新闻奖金奖,并获中国新闻奖摄影作品铜奖,金镜头金奖,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铜奖。5次被评为人民日报华东新闻摄影十佳,2008年被评为“安徽省十大杰出青年摄影家”,2011年被腾讯网评为全国杰出人文关怀摄影师。2012年度获中国“金镜头”杰出摄影记者。
伴随着欢快的巴西风情音乐响起,里约热内卢桑巴舞大舞台上,一场桑巴狂欢开始演绎。震耳的鼓声、美妙的和声、欢快的铃声,绚丽的服装,整个舞台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演员以个人最奔放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喜悦和欢乐的心情。台下掌声雷动,台上台下一片欢乐,这就是桑巴舞的魅力。
在巴西一般只有每年的2月才会有盛大的狂欢季,而如今在桑巴舞大舞台,每天都在演绎着桑巴狂想,而在世界杯期间,赛场看台和球迷点,无处不桑巴。
巴西人对桑巴舞的喜爱是天生的。今年31岁的吉娜是桑巴大舞台的桑巴舞演员,虽然没有上过桑巴舞学校,但从6岁开始就开始跳桑巴舞,最终成为一名出色的桑巴舞演员。吉娜至今没有结婚,因为结婚后她就不可以当专业演员,因为那样丈夫会嫉妒的,她说要跳到40岁,这是她的梦想。
相传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始于19世纪中叶。最初,狂欢节的规模不大,仅限于贵族举行的一些室内化妆舞会,人们戴上从巴黎购买的面具,尽情地欢乐。1852年,葡萄牙人阿泽维多指挥的乐队走上了街头。随着节奏明快的乐曲,不管是黑人还是白人,也不管是穷人还是富人,男女老少都跳起来了,整个城市欢腾起来了。阿泽维多的这一行动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狂欢节成了大众的节日,每年2月举行。
里约热内卢狂欢节最早并没有固定的场所,由于狂欢节时值盛夏,天气炎热,狂欢节活动都在夜晚进行。从20世纪70年代起,各桑巴舞学校建议在市内修建一座桑巴舞赛场,用于狂欢节活动。1983年,著名工程师奥斯卡·涅梅耶尔亲自设计,6万名建设者齐心协力,建成了一座能容纳数万观众的桑巴舞赛场。从此,里约热内卢狂欢节就有了固定的场所。
狂欢节是巴西最大的节日,但最负盛名的当属里约热内卢的狂欢节。该市狂欢节以其参加桑巴舞大赛演员人数之多,服装之华丽,持续时间之长,场面之壮观堪称世界之最。
惨败只是一时,涅槃指日可待,赤道之南,桑巴起舞,五星巴西,浴火重生。
新闻推荐
烈日炎炎,一起去阿酋湾嬉水吧!撰文-赵卉 摄影-马乐 设计-汪雯雯伴随着合肥近期不断攀升的气温,又到了一年之中最适合玩水的节奏。没有时间去海边吹风,又觉得泳池太无聊只能泡水“煮饺子”,今...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