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当理科生变身新媒体艺术家 1993年,张燕翔从家乡云南泸西考入远在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他当时攻读的专业,竟然是应用化学里的辐射化学。 一

来源:今日生活报 2014-07-11 20:59   https://www.yybnet.net/

当理科生变身新媒体艺术家

1993年,张燕翔从家乡云南泸西考入远在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他当时攻读的专业,竟然是应用化学里的辐射化学。

一个化学专业的技术拔尖型人才,最终却“转行”成了一名当代先锋艺术家,这其中的跨度,在外人眼中看来是各种意料之外,而对于张燕翔自身来说,却又是一种情理之中。

“现在坐下来去回忆,其实好像在我上初中的时候,就有表现出一些对于绘画的热情和天赋。我生活的地方是在农村,小学的时候也没有美术课。上初中后上美术课很新鲜,老师抱了一个罐子来给我们画,我当时就拿了一把尺子对着这个罐子,远远地去比划,等于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却运用到了绘画技术中的透视方式,最后老师给了这张作品一个满分,我对于绘画的兴趣就更足了。后来参加了几次院校组织的美术比赛,都拿到了第一名。可能美术,是我骨子里自发的一种情怀吧!”张燕翔回忆道。

但最终受到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数理化成绩也很优异的张燕翔选择顺应潮流,在高考后填写了化学专业。即便如此,艺术的基因却早已决定了他后面的生活轨迹,最终让他决定站在艺术创作这一边的,用他的原话来说:“我觉得这真的是机缘巧合!”

从大二开始,张燕翔有时候会莫明其妙画一些抽象的素描,画的都是不存在的东西,凭想象,画了一些空间造型。之后,他参加学校的书画展,还获了一个最佳作品奖。这样的结果,连他自己都没有想到。临近毕业,正逢科大四十年校庆,学校想要征集一些学生作品和一些可以给留作回忆的东西,张燕翔再一次参与其中。他画了一幅抽象的素描,将这幅作品当作雕塑设计方案投了稿,却未承想其中一幅名叫《科技之花》的作品被幸运选中并走入现实,这个作品现在就坐落在科大西区的校园中。

而这样一件事情,成为了他走向艺术领域的重要转折点。

临近毕业设计环节,学校有一个关于大学英语听力的软件设计项目,张燕翔被召入其中。最终创作出来的成品获得甲方较高的评价,学校因此动员他留校,从此他正式步入新媒体设计与创作的范畴,与杨重光教授相识,与陈宇飞、左靖一起成立“2021”艺术工作室……一名理科生已然成功转型为新媒体艺术家。

数十年如一日的简单生活

除了新媒体艺术家之外,张燕翔还有一个相对于此更加低调的身份,他还是中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不同于新媒体艺术创作还会偶尔参与艺术展,结识一些朋友,在摄影方面,张燕翔几乎是一种封闭的创作。他从不玩论坛,也不会发表作品,甚至连个人主页上也看不见他的一张创作。

问到他原因,张燕翔轻轻一笑缓缓言:“可能这种兴趣是一种私人爱好,我拍完,自己看看就好了。”

正如张燕翔所言,他的生活亦是如此,已然达到了一种极度简单的状态。应我要求,他打开电脑给我们看一些他的摄影作品,这个过程实在太有趣了。过程中你会发现,他硕大的文件夹里面,全部都是静物摄影,并且以植物特写为主。他打开一张照片,介绍:“这是1994年在科大校园里拍的花,是春天。”打开另外一张照片,介绍:“这是2010年在科大拍到的花,是冬天。”……细细算一下,整整十余年时间,他的生活内容,生活方式似乎都没有任何改变。

“我不用手机的原因不代表我拒绝新技术,可能我的自我性格比较喜好安静一些。希望可以有更多时间跟自己思考,少受到一些外来的干扰,如此一来创作的东西也就会更多,想法更加深入。”正如同张燕翔所言,你所能看到的东西,已然就是他生活的全部。

此时,我忽的就想起了有人说起他眼中的张燕翔:“在那个时长达两个多小时的饭局上,‘传说中的张燕翔\’只说了不到五句话。我还注意到他的衣服只扣最下面两个扣子。第二次见面的时候,仍然是只扣了最下面的两个扣子。”当我再抬起头看看他,若不是为了配合拍照,他湛蓝的衬衫上,仍旧只扣了下面的几个扣子。

他生活·新媒体艺术在安徽

今报X 张燕翔(今报=T 张燕翔= Z)

T:新媒体艺术与传统艺术相比,有什么不同?

Z:绘画是一种偏平面的艺术形式,但是新媒体可以有各种形式去创作,形式本身就会成为内容。有了这种形式和内容,那么某些艺术的表现形式就会形成一种更新的表达方式。就比如《原子的达利》,单单是这种互动的形式,就会成为艺术创作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T:新媒体艺术在安徽省内的发展如何?

Z:在这里不是很多,北京会稍微多一些。国内好像还没有设置相关的新媒体艺术的奖项,它正处于兴起的阶段,但是国外很成熟,比如奥地利的林茨电子艺术节。国内好像清华美院等在尝试着做这些事情。

T:能与我们分享一个您作品的创作过程吗?

Z:我2011年去日本参加一个会议,现场看到一个艺妓的演出,因为我喜欢摄影,于是就把这场演出拍了下来,总觉得那是一个过于传统的形式,也许应该有更多的表现形式。于是回来之后,我就通过技术,分析不同音乐的特征,并且将舞蹈的视频重新与之适配,于是她的动作速度和变化就会根据不同的音乐节奏来进行演绎,这种碰撞很有趣。

T:您在创作新媒体作品的时候,是考虑形式多还是内容多?

Z:我觉得我的创作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我想要表达什么主题,就直接去创作,这样的创作在我的摄影合成作品会运用得更多。还有一种就是我去了解一种技术形式,然后琢磨这种技术形式可以有什么样的创作表现。一种是从主题出发的,一种是从技术层面出发的,这两种都有。

新闻推荐

大明星也有社交恐惧症 撰文-吴丽华 实习生 王振宇 设计-汪雯雯

大明星也有社交恐惧症 撰文-吴丽华 实习生 王振宇 设计-汪雯雯聚光灯下,压力爆表,无处宣泄,郁结丛生,社交恐惧,说来就来,稀奇的是,阅人无数的大明星也会患上。谢霆锋:拍完电影只跟导演说了五句话 《...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970-01-01 08:00
1970-01-01 08:00
评论:(当理科生变身新媒体艺术家 1993年,张燕翔从家乡云南泸西考入远在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令人万万想不到的是,他当时攻读的专业,竟然是应用化学里的辐射化学。 一)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