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至,公共场所活跃着孩子们的身影,他们或在旅游景点玩耍,或在图书馆看书……孩子们放假了,但公德教育却不能放假。近日,本报记者探访了一些公共场所——■ 本报见习记者 李浩
7月8日下午,记者来到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公园内游人如织,许多放了假的儿童在父母的陪伴下,在公园内亲近自然,赏景游乐。
从逍遥津公园西门进入园内,沿柏油主路步行200米左右,路边有一座黄色游廊,一名身着白色条纹上衣的小学生模样的男孩在游廊外玩耍,他的母亲坐在游廊的坐凳栏杆上使用手机。突然男孩一跃跳到游廊的坐凳栏杆上,踩着凳面蹲着,他的母亲并没有制止他,任由他踩着坐凳。
沿着主路继续前行,一名4岁左右的男孩子蹲在马路上,地上有一滩液体,原来他正在母亲的帮助下小便,而厕所就在不远处。
记者来到公园湖边石桥,一名小学生模样的男孩正在向他的母亲央求一顶柳条帽子,他的母亲先顾盼左右,见没有人在注意他,随即迅速从桥边的柳树上折下一根柳条,编成圈状,递给了男孩。
在公园的中心草坪,一名7岁左右的男孩和女孩正在毁坏灌木,男孩手持饮料瓶子,猛击灌木,树叶落了许多,而女孩则直接用手揪扯灌木的叶子。而与他们同行的一名中年男子并没有制止这对儿童的行为,反而也在揪扯树叶。
稍晚时候,一对夫妇带着一对姐弟进入公园,女孩边走边吃冰棒,冰棒吃到一半,他的母亲递给了他一张餐巾纸,女孩吃完冰棒后将冰棒棍子随手丢在地上,用餐巾纸擦嘴,然后又将餐巾纸随手丢在了地上,而垃圾桶距离她不到10米,他的母亲拉着她的手,全程没有任何阻止。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应当多引导教育,而不能对孩子不文明的行为以无视来敷衍,以帮助来纵容。
书店
遵守规范需要培育引导
■ 本报记者 高城
7月9日上午九点多,记者来到位于合肥长江中路的安徽图书城。一楼到三楼文学畅销、教辅类、漫画类的书架前,不少放暑假的学生在此看书。在这些书架间的小走道里,他们有的坐在地上、有的蹲在书架旁、有的靠在角落里,捧着自己喜欢的书,看得津津有味。
13岁的小何今年九月份就要上初中了,她选了书架旁的一个角落放带来的折叠凳,挑了一本漫画书看起来。她告诉记者,现在正放暑假,爸爸妈妈准许她每周一、三、五的上午来图书城看书,“一上午蹲着太累,就带了个小板凳坐、带点水喝,到中午了就回家吃饭。 ”
记者在漫画类书架前观察了约20分钟,发现有不少学生翻阅图书时会“出手过狠”翻得哗哗响,带来的矿泉水瓶、水杯就摆在书上,看过的书也不能放回原处,随手丢在一堆书上。
“不文明的现象不止是暑期有,平常也会有。比如在书上圈圈画画、折页、撕页,甚至是窃取。书店每年这方面的损失成本都非常大。 ”工作人员张女士告诉记者,暑期图书城的人流量明显增加,大部分都是青少年,但书店销售量跟平时相比差距不大。
“学生主要是在这里免费看书,其实书籍的破损反而严重了。 ”张女士介绍,带有彩色图画的书籍破损是最严重的。记者随手翻开一本彩色图画的书籍,中间很多页都被撕掉,像一本旧书一样摆在书架中。 “希望家长可以引导一下孩子保护书籍,像爱护自己的书一样来爱护图书城的书,而且尽量保持安静,不要影响他人和图书城的正常营业。 ”张女士说。
泳池
尽情玩耍也要尊重他人
■ 本报记者 聂扬飞
夏日炎炎,游泳池无疑是孩子们纳凉消暑的好去处。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孩子在游泳池的文明素质却有待提高。
7月8日晚,记者来到位于省城东至路附近的一家游泳馆,看到泳池内已有不少人,大部分青少年都选择从两边的扶梯上下。但是也有例外,其中就有几名青少年来到泳池边,他们当中的一人从池边直接跃入水中,溅得水花四起,附近的一些泳客们因为躲避不及,被突如其来的水花溅得眼睛睁不开。那几位青少年却旁若无人一般,在泳池里打起了“水仗”,其他人只得“退避三舍”。
一位泳客对此感觉十分不满,“小孩子来游泳是很高兴,但毕竟泳池也是公共场所,这样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不尊重他人的行为实在是差劲。 ”
“客观来说,这几年随着社会文明进步,无论是成年泳客还是小泳客,他们的素质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提升。 ”一位在游泳馆工作多年的职工告诉记者,过去,经常会有人换完泳衣不冲澡,或是没按规定佩戴泳帽就直接就进泳池,十分不卫生,更有甚者,把泳池当浴池,在这里搓澡、打肥皂,现在这些现象大大减少。 “但是在遵守公共秩序,尊重他人感受方面,还有很多人做得不够好。 ”
记者看到,有位年龄稍大的青少年无视泳道方向,在深水区的泳道上逆向游泳,不时会遇到其他游客,妨碍别人正常游泳。
新闻推荐
王明方出席并讲话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