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下午,央视财经频道著名主持人芮成钢被检方带走。此消息一经媒体发布,立即引爆各方舆论。各类媒体、消息灵通人士以及微博大V纷纷开足马力,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集体“围观审视”芮成钢。公共舆论试图从家庭背景、成长经历、性格特质、处事风格等诸多方面找寻他“身陷囹圄”的证据链。一时间,怜悯中带着些嘲弄,惋惜中带着些感慨的表达情绪像一滴墨汁迅速在如潮的舆论中蔓延开来。
芮成钢,1995年的合肥市文科状元,毕业于外交学院。虽然只有37岁,可他的“荣誉簿”足以亮瞎同龄人的双眼—— 耶鲁大学历史上最年轻的“耶鲁世界学者”;与比尔·盖茨共进早餐;参加克林顿的私人聚会;澳大利亚前首相陆克文的老朋友。意大利前总理马利奥·蒙蒂说:“被芮成钢这样的重量级记者专访,是一件相当愉悦的事。”而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则说:“我为亚洲能有他这样优秀的媒体人感到自豪和骄傲。”……作为财经频道国际化的标签,近年来,芮成钢在反对星巴克在故宫开店,“代表亚洲”向奥巴马提问,调侃骆家辉坐经济舱等一系列事件中赚足了人气,知名度迅速攀升。
芮成钢被带走后,他一贯高端、时尚、知性的形象中某些鲜为人知的特质也被曝光。媒体报道,有央视财经频道员工透露:芮成钢为人高傲,与领导关系不错,但跟普通工作人员关系很远,见面也不打招呼。一位微博大V这样描述芮成钢:“那年,美国大使请客吃饭。一桌人都准时,他迟到,来了也并不与其他人打招呼,直接就开始与大使交流,别人很难插上话。对他这种完全没有礼貌的行为不爽,但英文确实好,远比我等流利。”还有媒体报道,芮成钢善于搞关系,他在自己的书里就有表述:搞关系,必须的!在主流媒体的“放大镜”中,芮成钢似乎被解构成高高在上,有些咄咄逼人的伪精英,一个投机分子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笔者所在的平台处于信息接收的末端。有关芮成钢的信息持续发酵,让人难辨真假,莫衷一是。笔者认为,公众的情绪不该被舆论所左右, 保持一份淡定、平和的心态,客观、公正、理性地看待芮成钢,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有“爱之如饴糖,恨之如砒霜”的极端情绪。正如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所表述的那样:面对鞭尸般的情绪宣泄,又有多少理性认知?芮成钢就是芮成钢,罪与罚唯一依据是事实和法律……
凭心而论,芮成钢的勤奋、敬业、自信和时刻充满激情、拼搏向上的特质确有可取之处。这对于任何渴望成功的人来说都是满满的正能量。如果对标普罗大众的价值观,毫无疑问,他是社会精英和成功人士。最起码在被带走前,芮成钢还是万千学子的偶像,无数同行的榜样,也是不少家长教育孩子时,发泄恨铁不成钢情绪的完美对象。
就在被检方带走前,芮成钢曾发表过一条耐人寻味的微博:“古代两位禅师的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骗我、贱我,如何处之?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是清者自清的内心独白?还是近墨者黑的无力遮掩?我们不得而知。或许,芮成钢的善与恶,是与非,罪与罚,真的要交给时间来判定了。
新闻推荐
9月28日,合肥***78岁老人夏玉莲在展示领取的“二维码”胸牌。 当日,安徽合肥市***开始向辖区70岁以上老人发放专属“二维码”胸牌,通过扫描二维...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