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许蓓蓓 本报通讯员 解琛
“以前家门口乱糟糟、脏兮兮的,现在环境美多了。 ”说这话的,是合肥市瑶海区胜利路街道窑湾村居民任玉敏大妈。 8月22日,记者来到小区时,正碰上任大妈买菜回家。走在干干净净的马路上,望着家门口一天天变清澈的河水,看着小区里新栽种的鲜花绿树,任大妈说心情好多了。
任大妈所居住的窑湾村位于省城大东门附近,交通便捷、商圈环绕,南淝河从小区门前流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以前,南淝河水臭烘烘的,我都不去河边散步。 ”任大妈说。
为改善河流水质和水域生态环境,瑶海区开展了南淝河河道综合治理。在河水流经的4个街镇、开发区,分别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河段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水质监测,加大附近企业的污水排放治理力度,对南淝河沿岸多家石料厂和码头进行清理。如今的南淝河,水质明显好转了。
“我们街道范围内,沿南淝河有三四个老旧小区,缺乏管理,环境脏乱差。在‘三线三边\’整治中,我们将河道、周边小区都纳入进来。”胜利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杨俊丽说。 2013年开始,街道先后集中对辖区窑湾村等老旧小区的路面、管网、墙体进行整治,在小区内建设文化墙、张贴宣传画,居民们拍手称赞。
环境变好了,居民的环保意识也增强了。在胜利路街道,活跃着一支由30名社区居民组成的巡逻队,劝导大伙不要随便晒衣服、倒垃圾、张贴小广告等。如今,他们又多了一项新内容——“护河”,擦拭河边护栏,制止在河岸边焚烧垃圾、乱扔废弃物的行为。“城市管理,常常是三分建、七分管。为做好‘管理\’文章,仅仅发挥我们街居工作人员的作用是不够的,需要群策群力。 ”杨俊丽说。
新闻推荐
南京青奥会闭幕后,承担各项赛事的体育场馆后续如何运营受到关注。近日,记者走访了省内部分大型体育场馆——■ 本报见习记者 何珂 实习生 卫萌场馆利用率不高2万多张宣传单,仅招到30多名学员专...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