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汪永安)记者7月31日从中科院合肥研究院获悉,由该院技术生物所牵头研发的新型控失尿素,可减排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20%以上,对于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尿素产品产量占氮肥60%以上,普遍存在利用率低下、缓控释尿素成本高、包膜材料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科研人员针对这些问题,研发出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新型控失尿素,实现规模化生产。与普通尿素相比,新型控失尿素减少氮素径流和淋溶,减少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温室气体和氨气环境排放20%以上。
利用模式生物对控失材料的生物安全性评价证明:添加材料无毒无害、环境友好。
新型控失尿素核心技术国内领先,已申请4项专利,获得2项专利授权,建立新产品企业和地方标准各一个。新产品在安徽、河南的小麦、玉米、水稻、棉花等作物的肥效试验示范中,增产、节本、增效作用明显,已累计推广340万亩,增加效益5.5亿元。
新闻推荐
近日,合肥市政府下发通知,剑指楼市乱象。 8月1日,合肥市房管局发布公告,从次日起全面取消楼市限购——■ 本报记者 吴量亮本报通讯员 黄伟东未按期开竣工、未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而违规预售...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