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人民防空,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家喻户晓,那时候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号召,其中深挖洞就是指防空洞。可到了今天,人们对人民防空这个概念逐渐已经慢慢淡忘了。但世界并不平静,随着我国周边一些区域形势发生较大变化,不断提醒我们要加强国防建设,加强人防建设,做好应对战争准备。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防与经济社会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人防在平时经济社会发展和服务民生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再过两天就是“9·18”国耻纪念日,也是防空警报试鸣日,也再次提醒我们必须“勿忘国耻、警钟长鸣”。今天我们有幸采访了县委常委、副县长韩东亚,请他来就我县人防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有关问题进行解释和说明,下面请韩县长介绍一下我县人防的一些情况。
韩东亚:很高兴今天在《肥东晨刊》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加强人民防空建设,提高人民防空的能力,对于全面增强国防实力,保障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肥东地处省会合肥未来区域性特大城市的主城区,境内重要防护目标众多,是全省人防建设重点县之一。因此,加强人防工程建设和管理意义重大。人民防空主要有两大职能:一是防空战备职能,也是人防的主要职能;二是平时防灾和应急救援职能。和平时期主要是围绕战时防空袭做战备工作;战争时期主要是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与敌人空袭作斗争,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保存战争潜力。
本刊记者:现在还有不少人不知道人防是什么,甚至说人防只会拉拉警报、修修防空地下室。请问韩县长,人防在和平时期对人们现实生活有何作用?
韩东亚:人防不仅对加强战备有重大作用,而且对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城市建设和群众日常生活也能发挥较大作用。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一是能促进城市土地资源节约和合理开发。通过合理、有序、规范地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能有效节约城市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等。二是能担负社会突发事件部分救援任务。目前人防工程做到既能满足战时防空袭要求,又能作为平时应急疏散避险基地。三是能有效增强民众防空防灾意识。通过持续性的宣传教育,能有效提高群众防空防灾知识,提升自救互救技能,强化防灾救灾意识,切实减少灾害损失。
本刊记者:近年来,人防部门逐渐向民防、应急方面转变,并做了大量工作。请问韩县长,人防在服务民生方面到底有什么独特优势?
韩东亚:人民防空经过6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不断形成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一体的现代人防体系。第一,形成了统一高效的人防组织指挥体系。省市县三级人防都已建成了军地联合、平战一体的人民防空指挥体系和应急指挥机构,建成了连通省市政府、人防办的视频会议系统,基本形成了地上与地下、固定与机动相配套的防空防灾综合指挥体系,能为平时应急救援提供可靠的指挥信息平台。第二,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城市防护工程体系。“十二五”以来,按照应建必建、应修必修的原则,要求所有新建小区必须配套建设人防工程,使我县人防工程呈现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工程总量和人均面积大幅提高,为城市经济发展和服务民生拓展了空间。第三,形成了覆盖城区的人防警报网络。我县已逐步形成了数量可观、稳定可靠的固定、移动警报网络,县城店埠镇及开发区范围内警报音响覆盖率达到90%,并在逐步向基层乡镇延伸,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警报信号,为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赢得时间、创造条件。第四,形成了功能较为完备的人口疏散体系。目前,全县建成了路口、白马山2个人员疏散基地,拟再建4个疏散基地,并依托城区内的人防工程、广场、绿地、公园等作为应急避难场所,每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人口疏散演练活动,逐步构建起了县、乡镇、村居(社区)三级人口疏散体系。
本刊记者:谢谢韩县长的详细介绍,我这还有几个具体的问题,希望您能为我解答一下,防空地下室与普通地下室有什么区别?
韩东亚:防空地下室是具有预定战时防空功能的地下室,而普通地下室是不具备预定战时防空功能的地下室。具体从实体来说,有以下几条要求:一是各类人员平时通行口或战时通行的门洞都装有人防门;二是各类平时使用的车辆通行口都装有人防门或设有封堵措施;三是战时进、排风系统的设备安装到位;四是水电气预埋管到位;五是人防墙体、顶板不允许随意开洞,所有管道需穿越人防墙体、顶板时均应预埋套管。
本刊记者:我们常听一些开发商讲,他们开发的居民小区交了易地建设费,不需要建设人防工程,请问什么条件下可以易地建设?
韩东亚:依据人防法律法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不能按照规定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单位可以向人民防空主管部门提出不修建防空地下室的申请:(一)按规定指标应建防空地下室的面积占地面建筑首层的局部,结构和基础处理困难,且很不经济的;(二)建设在流沙、暗河、基岩埋深很浅等地段的项目,因地质条件不宜修建的;(三)因建设地段房屋或地下管道设施密集,施工困难或者难以采取措施保证安全的。
本刊记者:我们小区人防工程都用做车库了,如何做好这些人防工程的维护管理?
韩东亚:人防工程维护管理责任,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落实。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单位应当配备或者指定人防工程维护管理人员,建立工程技术档案和维护保养记录,按照人防工程维护管理技术规范落实保养措施,使人防工程处于良好状态。
本刊记者:战争或者灾害发生时,我们如何找到避难场所?
韩东亚:为进一步加强人防工程战时防空平时防灾和城市居民就近就地掩蔽的规范化管理,按照上级要求所有已建工程要悬挂防空防灾应急避难标识标牌,并规定新建工程悬挂标识牌作为人防工程竣工验收的条件。因此,悬挂标识牌的人防工程均为应急避难场所,大家用心观察一下,就可以发现,它就在我们身边。
本刊记者: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和平时期,如何加强人防知识宣传、提高广大居民的人防意识?
韩东亚:人防宣传教育已由单一的防空教育体制,逐步向防空防灾教育体制转变。一是要抓好人防宣传教育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网络工作,不断强化全民国防观念、忧患意识和防空防灾紧急避险能力。在宣传方式上,既要宣传其战备功能,也要结合人民防空在完善城市功能、服务民生、加强应急救援等功能进行宣传。我们计划采用动漫、公益广告片来宣传人防工作,使人民群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二是要搞好集中宣传活动。结合国防教育日、法制宣传日、警报试鸣日,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组织社区、企业、学校开展自救互救演练,发放《合肥市民防灾避险应急手册》等形式,实现民防宣传教育常态化、大众化。如这几年我们每年开展的“3·1”国际民防日、“5·12”防灾减灾日、“9·18”防空警报试鸣等活动,社会效果就很好。三是要加强民防技能培训。把防空防灾教育纳入全民国防教育计划,纳入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内容,纳入学校素质教育考核体系。使人民群众能够掌握自救互救、应急救援等基本技能,在自然和人为灾害发生时,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
本刊记者: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给人防发展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请问韩县长,肥东人防如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城市建设和服务民生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韩东亚:人防部门要始终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改善民生服务的方向,把提高整体平战结合水平作为民防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切入点,积极主动融入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一是要进一步融入城市建设。要正确处理好人防建设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关系,加快建立协调推进机制,使人防系统真正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将人防工程建设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积极参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旧城改造,发挥人防工程建设在节约土地资源、缓解交通压力、保护生态平衡、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的作用。二是要进一步融入民众生活。人防工程在满足人员隐蔽、物资储存、医疗救护、抢险抢修等战时防空需要的前提下,积极拓展平时使用功能,充分发挥人防工程在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增加就业岗位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最大限度地开发开放民防设施,向社会提供交通、停车、购物、休闲娱乐等多方面的服务。如和平广场地下人防车库为群众提供大量停车位,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的停车难矛盾。三是要进一步融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要不断优化专业队力量编成,打造一支战时能应战、平时可应急的专业救援力量体系。要配齐装备器材,满足应对多种灾害威胁的需要。要紧贴平时应对突发事件所担负的实际任务抓训练演练,做到灾时需要什么就练什么,平时缺什么就补什么,以提高各类专业队伍的应急救援能力,确保遇到紧急情况能随时拉得出、用得上、打得响。人防指挥通讯系统要与政府应急指挥体系实现网络对接,与公安、消防、交通、科技、水务、卫生等部门实现资源共享,为政府应急指挥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新闻推荐
“党和政府的政策真好,为我免费适配了假肢,我永远忘不了党和政府的恩情。”这是现年70岁的小普村吴东组吴文贵说出的真心话。2011年吴文贵在田地里劳动时,不小心左脚戳了铁钉,当时由于家...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