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全省房地产市场总体呈现回落调整态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缓,房屋新开工面积下降,楼市成交平淡,开发企业到位资金趋紧,房地产市场区域和行业内部的分化更加明显,调整态势仍在持续。
一、基本情况
1.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趋缓。前三季度,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3178.2亿元,增长10.5%,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3.7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和上半年分别回落2个和1.4个百分点,低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6.5个百分点,投资额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 21.6%下降至20.4%。
按构成分,土地购置投资增幅较高。建筑工程投资2112.2亿元,增长7.8%;安装工程投资301.2亿元,增长22.3%;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37.4亿元,增长13.8%;其他费用投资727.4亿元,增长14.3%,其中土地购置费626.5亿元,增长36%。
按类型分,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较快。住宅投资2096.4亿元,增长12.6%;办公楼投资122.1亿元,下降3.4%;商业营业用房投资671.6亿元,增长19%。
2.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继续下降。前三季度,商品房新开工面积6732.4万平方米,下降5.4%,这是自今年2月以来连续8个月下降。其中,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4690.7万平方米,下降7.1%;办公楼新开工面积134万平方米,下降25.6%;商业营业用房新开工面积1244.9万平方米,增长9.5%。新开工面积作为房地产先行指标持续下降,表明企业开发新项目活跃度有所降低。
前三季度,商品房施工面积31278.6万平方米,增长14.7%,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5.6个百分点。
3.商品房销售面积下降,销售额保持增长。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4111.5万平方米,下降0.3%,这是自2012年11月以来销售面积增速首次出现下降。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3553.2万平方米,下降3.8%;办公楼销售面积83.8万平方米,增长27%;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425.5万平方米,增长36.1%。
与全国相比,安徽省商品房销售形势好于全国(下降8.6%)。前三季度,全省商品房销售额2273.3亿元,增长7.4%。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额1821.1亿元,增长2.2%;办公楼销售额57.5亿元,增长18.6%;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额378.2亿元,增长41%。
去年全省房地产市场交易活跃,基数较高,加之今年信贷偏紧、消费者对房价下降预期增强等因素影响,商品房销售增速回调符合预期,销售市场仍处于调整期。
二、关注问题
1.市场调整延缓宏观经济企稳回升步伐。房地产市场的持续分化调整,短期内对宏观经济的企稳回升产生一定压力。但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的分化调整有助于开发企业消化库存和行业整合,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运行。
2.房地产市场分化更加明显。主要表现为市场区域分化和行业内部分化。一是不同区域之间增长差异明显。二是房地产行业内部面临分化。行业龙头企业抓住契机加快发展;而规模较小、激进扩张、融资渠道单一的中小型房地产开发企业则可能面临资金压力和经营困难。
3.企业经营风险增大。随着本次房地产市场的持续调整,开发企业库存显著增加,再加上销售大幅回落导致资金回笼速度放慢,企业面临去库存化压力增大、到位资金趋紧等风险。
三、趋势预测
本轮市场调整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市场自主调整过程,也是房地产市场在2013年高速增长、需求得到集中和提前释放后的理性回归和正常调整。一些刺激政策对市场的长期走势影响有限,房地产市场发展仍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
从投资上看,随着安徽省城镇化进程继续推进,城市扩容提质加速,房地产市场仍有发展空间,预计全年开发投资仍可维持低位增长。从销售上看,商品房销售市场持续调整分化,在合肥及皖北等购房需求较旺盛的城市,商品房销售逐步调整后或趋于稳定;对皖南部分商品房供给长期大于需求、库存积压比较严重的城市,将会迎来较长调整周期。预计全省商品房销售降幅四季度可能继续扩大,全年销售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省统计局 吉小军)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汪永安)在刚刚落幕的第十届中国(珠海)航展上,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8研究所为代表的“合肥制造”成为航展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此次航展中,“合肥制造”的最新浮空器亮相。由中电38...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