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忽如一夜春风来,订餐APP变得十分流行。今年1月,美团网获得了规模为1亿美元的融资,用于开拓多项业务,其中之一就是外卖。 8月份,“饿了么”获得“大众点评”8000万美元融资,实力大为增强。数据显示,9月份,两家在完成融资后覆盖城市均从十几个上涨到上百个,“饿了么”更是增长到200个左右,其对外公布的日订单量呈现10倍的增长,达到日订单量100万。
动动鼠标吃现成饭菜,已成为一部分都市人尤其是都市年轻人的生活方式,智能手机普及后,各种美食APP、客户端上线,还不时推出优惠,给了宅男宅女们更大的选择余地。但是,网上餐厅的饭菜质量和食品安全,既是网友们关注的焦点,也是行业发展正在遭遇的“软肋”。
体验
网上订餐很快很方便
11月2日,记者在手机上下载了几个外卖APP,在家随意搜索了一下附近可以订餐的网上餐厅,一幅幅色彩鲜亮的美食图片令人垂涎。记者选定了其中一家提供煲仔饭外卖的餐厅,拨打了网页上预留的外卖电话,差不多20分钟的光景,外卖小伙就把煲仔饭送到了记者家门口。
“我特别喜欢从网上订餐,方便快捷不说,不出门就能吃上热腾腾的饭菜,要什么有什么,还省去我洗菜做饭刷碗的琐事。 ”小张说。小张在合肥市政务区一栋写字楼上班,算是个都市白领,她身边很多朋友都喜欢通过网络订外卖,中式西式的都有,最开始只是因为在单位上班中午吃饭不方便,后来干脆连在家的晚餐也通过网络订餐,一来二去已经形成习惯。
很多高校学生也喜欢通过订餐网站订购“美食”。记者在安徽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采访发现,午餐时间,不时看到有学生从宿舍楼走出来,接过送餐员手里的各色餐盒,再走回宿舍楼用餐。当被问及这些外卖是否健康、安全时,他们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图的就是个方便,现在去哪儿吃饭不担着风险呀? ”
这个答案或许是解释网上订餐火热的一个理由。近年来,随着美食外卖网站和手机订餐APP的普及,现在只需动动手指,网络图片上各种各样的美食就可以送到面前,而这种被称为 “鼠标加车轮”的“O2O”订餐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城市白领和学生族的青睐。
由于价格实惠,速度快,有时还有返现优惠,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使用互联网平台订餐。对商家而言,通过网上下单再外送,节省了店面和人力成本,大幅提高了利润率。来自第三方机构的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餐饮行业“O2O”市场规模达到了惊人的623亿元,预计到2015年,这一数据将达到1200亿元左右。 “O2O”订餐平台已经成为餐饮市场颇具规模的创新模式。
调查
无证餐厅微信“接单”
毫无疑问,餐饮线上线下交易模式是值得鼓励的创新平台,近年来,随着餐饮业开始进军互联网尤其是网上订餐的推出,的确给人们快节奏的生活增加了便捷。但是,这种便捷的“美食”食材从哪里来?配餐的餐馆卫生条件怎么样?网上订来的食物能否保证安全?央视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也许能够给我们敲响警钟。
近期,央视曾报道,在杭州有名的城中村九莲庄,那里许多出租房都被临时改造成了小餐馆,主要服务周围写字楼里的白领。镜头中的餐馆中有布满了陈年累积油垢的灶台,旁边还有散发着恶臭的下水沟。在如此脏乱差的环境下做出的饭菜,没有顾客前来店里享用,老板却忙个不停,原来他们正在通过互联网订餐平台接单。像这样的黑作坊在狭小的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几乎家家都没有顾客上门,全靠外卖订单。杭州市西湖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公安、城管、卫生等多部门对九莲庄进行整治检查发现,有35家无证无照的黑餐馆通过外卖网站和手机APP大量接单,均被停业整顿或直接取缔。
安徽省食药监管部门经过长期以来跟踪调查发现,活跃在安徽市场上的一些订餐网站,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卫生隐患和不少监管漏洞,记者的采访也证实了这一点。
合肥市政务区天鹅湖附近写字楼比较集中,网上订餐业务比较活跃。记者试着联系了一些网上餐厅,发现这些餐厅资质良莠不齐,有的餐厅线下实体店跻身高档商场,餐厨卫生本身有一定保障;有的餐厅虽小却也证照齐全,线下实体店具备接待顾客上门用餐的能力;也有一部分餐厅并无餐饮企业资质,也没有线下实体用餐场所,全靠外卖订单开展业务,这样的餐厅提供的食品就很难有卫生和安全保障。
“有几次确实吃到了虫子,店家后来重新给换了餐,又赠送了免费餐券,我也就没有再追究。 ”在合肥市潜山路附近上班的陈女士说,她跟同事喜欢在微信朋友圈一家网上餐厅订外卖,但那家餐厅没有证照。
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生产监管处处长仲炎表示,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食药监管部门难以对网上订餐进行全覆盖监督。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不能严格对订餐网站进行约束,导致不少无资质或资质不全的店家加盟,是造成网上订餐乱象频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追问
线上线下如何同步担责?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兴行业的快速崛起,网上订餐这个新兴事物带来了诸多问题,也突显了相关监管法律法规的滞后,部分无证经营的饭店钻了法律法规的空子,没有通过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的资质审查便加盟网上订餐网站进行销售,产生了不小的卫生安全隐患。
仲炎介绍说,目前,安徽省食药监管部门对餐饮企业有营业执照、卫生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一系列监管措施。如有消费者投诉,就会对所涉及的餐饮服务场所进行现场执法检查。而当线下餐馆走到线上,消费者可见的只有最终送来的外卖,很难察觉其卫生状况,仅能靠互联网平台提供监管。
眼下,互联网餐饮亟需纳入有效监管。一些互联网餐饮交易平台为尽可能发展客户,吸引消费者和点击量,有时对食品经营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部分无证经营的餐馆借此竖起招牌,仅凭几张诱人的菜单广告就做起了生意。这就需要工商、公安等多部门加强监管,提高互联网订餐平台入驻门槛,将“线下餐厅”与“线上餐厅”纳为同等的监管对象。
目前,《互联网食品药品经营监督管理办法》已发布征求意见稿,按其规定,第三方交易平台经营者有责任对加盟的商家资质进行查验,必须在供货者、商家取得合法的食品药品经营许可证或者备案凭证后才允许进行互联网食品经营交易,并且需要在其订餐网站主页醒目位置公开相关信息或者电子链接标识。
除此之外,还要从法律层面对互联网订餐平台提出硬性的卫生许可要求,实现对平台和餐饮企业的双重监管。如有消费者投诉,不仅要追诉线下的食品制作单位,外卖网站和APP作为互联网推广平台,也要承担相应责任。 (陈树琛/文)
·网友热议·
@肖半仙V:在移动终端上进行订餐原本就属于信息不对称的行为,多数商家采取此种方式进行剩余饮食出售就类似清理库存。当然,这里订餐要分两类:一类属于预定,另一类属于外卖。前者相对于后者来说信任程度高一些。
@胡国威:APP要保证食品来源的相对正规,各项手续不全的店都敢上你的平台,这怎么行?
@蛊惑多:去过有些网上餐厅的线下店,之后再也不敢订外卖了,还是自己做稍微放心点。
@安徽网事在线:网上订餐总体还是好的,只不过有些被不良商人利用了。在新行业诞生初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以偏概全。不过,作为APP运营商,实在应该严把质量关,这也是他们的责任所在。 (陈树琛 整理)
·小贴士·
1、选择有资质的餐厅建议选择熟悉的具有线下实体餐饮店的餐厅订餐,或者向送餐方了解供货餐厅的名称和地点,保证外卖食
品是由取得相关资
质的餐厅制作。切
勿订购来历不明
的外卖膳食。
2、选择附近的餐厅订餐
建议选择距离较近并可短时送达的餐厅订餐。收到外卖后及时食用,切勿长时间存放。确保外卖食品能够在加工后2小时的安全时限内食用。
3、避免订购高风险品种
建议订餐时不选择冷菜、生食品种 (如生鱼片、拌黄瓜、预拌色拉等)、冷加工糕点(如含奶油糕点、提拉米苏、芝士蛋糕等)等高风险品种。
4、查验送餐人员健康证
建议查验送餐人员健康证,检查其服装是否整洁,配送的食品是否受到污染,是否有变质现象,食品包装是否清洁,热的食物温度是否能够保证。
5、发现问题及时举报
用餐后如发生胃肠道不适,或怀疑食物来历不明的,请记得拨打食品安全投诉举报热线12331举报。
新闻推荐
张宝顺在会见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先进事迹报告团和安徽省爱民模范代表时强调忠诚党的事业倾心服务群众为建设法治安徽作出新贡献王学军参加
王学军参加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