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市畜牧兽医局 市蔬菜办 市水产站 市农科所
茶 叶
一、防范倒春寒
关注天气预报,多到茶园现场,尤其是深山、高山区和早芽种茶园实地查看,提前做好抢采、蓬面覆盖、土壤灌溉、熏烟驱霜等技术措施准备工作,及时应对可能发生的“倒春寒”灾害。
1.抢采:寒潮来临前,对于已萌发芽叶的茶园,集中人力抢采幼嫩芽叶,以减少冻害损失。
2.蓬面覆盖:在温度降到4℃以下前,立即在易受冻害的迎风坡茶园用稻草、杂草或遮阳网覆盖茶行蓬面,降低降温幅度,防止叶片水分过量蒸腾,待寒潮过后及时将覆盖物掀去。
3.土壤灌溉:在寒潮到来时,通过灌溉可增加茶园空气湿度,提高茶园土壤热容量,减少土壤变温幅度,减轻冻害对茶树的损伤。
4.熏烟:降温到4℃之前,在茶园空旷地区堆积湿润的稻草、杂草枝叶等,作为熏烟堆,产生的烟雾可抑制辐射降温,防止霜冻。
二、耕作施肥
1.耕作除草:茶园经过4-5个月的冬季低温,土温较低,土壤板结,因此,在春茶开采前进行茶园除草松土,有利于疏松土壤、提高土温、削除杂草,减少水分和养分的消耗,促进春茶提早萌发,并有效减少虫口基数。耕作除草一般在2月底至3月初进行,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
2.施催芽肥:施催芽肥的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期间,在离茶树根部15-20厘米处开沟施入。建议施用有机专用肥或腐熟农家肥,边施边覆土。
三、适时采摘
1.掌握好开采期:开采期宜早不宜迟,以略早为好。一般当新梢有10%左右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对于采摘细嫩的名茶原料,开采期更应提前,每隔3-5天采一次。
2.按标准、及时、分批采摘:进入开采期后,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各茶类对加工原料的要求,按标准、及时、分批采摘,确保加工原料优质性。手工采茶要求提手采,保持芽叶完整、新鲜、匀净,不夹带鳞片、鱼叶、茶果与老枝叶,不宜捋采和抓采,掐采。
3.鲜叶集运:鲜叶采下后,按嫩度、匀度、净度及鲜度等等指标进行验收评级,并按级归堆,快装快运付厂加工。装运鲜叶的器具,要保持清洁干净,通气良好。
四、做好茶机具维修保护
茶叶加工前,各初制厂要做好加工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添置,制茶燃料、辅助材料和工具的准备以及加工环境和场地的清洁工作。
油 菜
1.早施稳施蕾薹肥。薹肥应根据天气、苗情、土壤情况合理施用。春季温度高、雨水多、地力肥沃、腊肥足,油菜长势强,应少施薹肥;气温低、土壤肥力差、油菜长势弱,薹茎紫红色且有早衰趋势的油菜要早施重施薹肥;薹肥一般在薹高10厘米左右施下;一般每亩施尿素7.5千克左右。
2.增施硼肥。在蕾薹到初花期,每亩用优质硼砂100克,兑水40~50千克,选晴天喷1~2次,每次间隔7~10天。
3、补施花肥。花肥的施用,一般视前期施肥量和油菜长势确定。前期施肥多,长势好的可结合病虫防治根外喷施磷、钾肥(即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长势差的地块,除磷钾肥外,再加尿素,每亩3~4千克兑清水喷施1~2次。
4.排水防渍。及时做好清沟、加深围沟、降低地下水位和田间湿度,以消除渍害,促进油菜根系生长良好,提防油菜早衰。
5.防治菌核病。一般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在盛花期(75%植株开花)对准油菜茎杆及枝杈部位进行喷雾防治,每次每亩喷洒药液80~100千克,间隔5~7天再喷一次。同时加强对油菜田周边十字花科蔬菜进行普治,防止油菜菌核病病菌交叉传播。喷施时间应避开开花授粉时间,一般在傍晚前后为宜。
水 稻
一、苗床处理
1.苗床选择。选阳光充足、靠近水源、地高爽水、略带粘性、肥沃、偏酸性的旱地或菜园地作苗床,苗床与大田比1:40,即12平方米净苗床育秧可抛栽1亩大田。苗床选好后,提前2-3个月,每12平方米施入腐熟家畜粪40公斤、过磷酸钙2公斤,翻耕后培肥地力。
2.播前准备。播种前,每12平方米用1包(660g)水稻壮秧剂拌1公斤进口复合肥,均匀撒施于苗床表面,然后用铁耙反复耙均于2-3厘米深的土层中,再用水壶浇透水待播。
二、播种处理
1.确定用量。每包“旱育保姆”(350g)可包衣稻种1公斤,播12平方米苗床。
2.洗浸种子。采取“现包即播”的方法,首先将精选后的稻种在清水中漂洗净,再浸泡12小时,然后捞出稻种,沥去多余水分,以稻种不滴水为准。
3.滚动包衣。将种衣剂倒入圆底容器中,然后将浸湿的稻种加入容器内进行滚动包衣,直至将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
4.均匀播种。将包衣好的种子及时均匀撒播在原先准备好的12平方米秧床上,然后用筛土法覆盖细土1-2厘米厚(不露种),再用喷壶浇湿。然后每12平方米用1/3包(10g)幼禾葆对水3公斤均匀细喷雾于床面封杀杂草。
5.覆膜控温保湿。苗床上覆盖农膜,膜四周压严。中、单、双晚稻还应在膜上铺草,以便控温保湿、防雨水冲刷和鸟害。
6.及时揭膜补水。齐苗后,早稻于中午前后、中晚稻于傍晚及时揭去农膜和稻草覆盖物,用喷壶一次性补足水分。拔秧前2-3天,每12平方米苗床用吡虫啉5克、20%三环唑3-5克对水5公斤细喷雾,带药下大田。
7.适龄拔秧抛栽。秧龄控制在20天以内,于拔秧前一天傍晚将秧床浇透水,以保证次日拔秧时秧苗根部带“吸湿泥球”。拔秧时单株或双株拔,以利抛时分散;若床土太粘,很难拔,可先用铁锹在离床面4-5cm深处铲起后再拔,便可解决拔秧难题。
果 园
1.清园消毒。将冬剪时剪落的病枝、病叶及病果,带出果园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萌芽前用波美0.8至1度石硫合剂加五氯酚钠混合液彻底清园消毒,消灭越冬成虫和卵块,降低菌源基数。
2.整形修剪。新植树要剪顶摘心,落叶果树干高留50~60cm,培养三个主枝树冠,树型可采用开心型。幼龄果树采用强枝长放、弱枝短截。拉枝按45℃角度拉开,既改善光照,又缓和树势,有利于花芽形成,翌年结果。盛产期果树应疏除病虫枝,重叠枝,上部位旺长枝,树冠高控制在2.5米以下。
3.水肥管理。幼树管理应勤施、薄施肥水:月施一次氮肥,以尿素为主。2、3年树适当加量,半月一次,少施氮肥,多施磷钾肥,充实枝芽,提早结果。结果树于萌芽前15天左右,施速效氮肥为主的催芽肥。盛花期及花谢后,喷施0.4%尿素加0.2%硼砂和0.2%磷酸二氢钾,减少生理落果。施肥后要适时灌足水、浇好萌芽水,缺水的果园可采取“穴贮肥水、地膜覆盖”等技术。
4.病虫防治。预防为主,早防早治。茎干部位发现有病区,彻底刮除,涂抹多菌灵、50倍双效灵或甲基托布津。锈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倍,每周一次,连续2次。黑斑病,疮痂病等病害,在展叶期可采用40%杜邦福星8000—100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7—10天喷一次,连续2次。新梢生长初期喷蚜虱净或一遍净粉剂1000倍液,可防治蚜虫、梨茎蜂、一点叶蝉。木虱早期防治,摘除被害叶集中销毁,用木虱净连续使用2次,防治效果良好。要交替使用农药,喷药应均匀周密,保证不漏喷,不重喷,保持果树健康生长。
桑 园
1.施足春肥。春肥应分二次施入,第一次在3月下旬,即桑树发芽前,每亩施粪肥2000~2500公斤;第二次应追施化肥,4月下旬至5月上旬,每亩施标准化肥30公斤左右。
2.中耕除草。3月下旬对桑园进行中耕除草,能疏松土壤,减少水分蒸发,减轻干旱,提高土壤肥力,消灭杂草。
3.整修树形。桑树发芽前,修剪桑树上的枯桩、枯枝、病虫害枝和细弱枝。
4.防治虫害。春季桑园主要虫害有桑象虫、桑尺蠖、桑毛虫等。防治上述虫害,除及时做好桑树整枝和人工捕捉外,应采取药剂防治:在桑树发芽前,使用乙酰甲胺磷3000倍液,或杀螟松1000~1500倍液喷洒树干、树枝,杀灭桑象虫;使用敌百虫乳剂2000倍液药杀桑尺蠖、桑毛虫等虫害。
5.清沟理墒。早春雨水较多,应及时清理桑园沟系,做到浅沟深沟沟相通。
6.适时抗旱。春季桑树生长旺盛,枝条长,叶形大,硬化迟,叶质好,产叶量高,需要的水分也愈多,更应注意及时抗旱。
水 产
鱼种是获得高产的前提之一。在养殖上,对鱼种的要求是:数量足够、规格配套、体质健壮、无伤无病。
1.鱼池安排。放养鱼种前,用生石灰60~75kg/亩清池,经7~10天后待药性消失后,注入新水,鱼种经过试水确认安全后方可放养。
2.鱼种规格。一般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提高产量的措施之一。建议:草鱼4~10尾/斤,鲢鳙4~6尾/斤,鲤、鲫、鳊、鲂10~14cm/尾。
3.鱼种选择和放养要求。建议到省、市级良种场购买体格健壮、规格整齐、无伤无病的大规格鱼种,利用水温较低时运输,尽量在晴好天气中午放养。提早放养,最迟在正月完成鱼种投放,可减少鱼体受伤和鳞片脱落,保证鱼种成活率。
4.鱼种消毒。放养前,将鱼种放到5%的食盐水中浸泡3~5分钟,后放养。要求本人一定要在旁观察情况。
5.鱼种喂养。总体要求做好“四定”。定位:投饲须有固定的位置,使鱼集中一定地点摄食。定时:每天投饲二次,上午八~九点钟,下午三~四点。定质:饵料新鲜,不腐败变质。定量:掌握适当的数量,不可过多过少。具体根据水温、天气、水质及鱼的吃食情况。
蔬 菜
当前正是大棚果菜类蔬菜定植、管理,露地蔬菜播种、育苗、栽植,越冬蔬菜恢复生长的关键时期。蔬菜生产技术要领:
1.大棚蔬菜管理。当前要切实做好大棚防寒、保温工作,严防倒春寒危害。尽早开展大棚茄果类、瓜类等蔬菜定植,豆类蔬菜播种,越冬蔬菜管理。坚持早、晚揭盖大棚薄膜,及时通风换气,创造良好的蔬菜生长环境。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步揭去棚内的小拱棚和中棚,增强大棚透光。
2.露地蔬菜生产。要充分利用大棚等设施,迅速开展露地茄果类、瓜类、豆类等大部分蔬菜的春季播种育苗工作。加强在地莴苣、甘蓝、春萝卜、马铃薯、大蒜、大葱、韭菜、蚕豌豆等田间管理,清理沟渠,追施肥水。及时采收青菜、芹菜、韭菜、蒜苗、菠菜、茼蒿、香菜、花菜、甘蓝、莴笋、春萝卜等蔬菜,供应市场。
3.蔬菜病虫害防治。春季低温阴雨,易发蔬菜病害,要及时清沟沥水,培肥防病,促进蔬菜生长。对于易发生的大棚蔬菜灰霉病、叶霉病、霜霉病,根腐病、疫病等,可施广谱性杀菌性进行防治。气温回升后,大棚白粉虱、蚜虫、茶黄螨等,也要注意防治。
畜 牧
春季畜禽养殖,重点把好“四关”:
一、温差关:在早晚天气变冷时,要堵好通风处,严防“贼风”,防止冷空气侵入畜舍,致使畜禽发生感冒。中午天气变暖时,注意圈舍通风、防止通风不畅,空气不良,引发疫病发生。同时,为防止“倒春寒”现象的发生,应做好圈舍的保温工作。
二、营养关:保持饲料的营养成分合理配比,适当提高维生素、蛋白、能量水平;禁止饲喂变质发霉饲料:在饮水或饲料中适当添加VC、VA、微量矿物质等适宜的营养性添加剂或药物,以增加畜禽机体抵抗力;为防止肠道等传染病发生,可适量添加抗生素。
三、防病关:(一)做好消毒卫生。保持畜舍干净、卫生、空气良好,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常用消毒药物有石灰水、2%火碱溶液、2%-5%的过氧乙酸溶液、复合酚、百毒杀等。(二)科学规范免疫。根据当地畜禽疫病流行、发生特点,结合畜禽免疫程序,确定免疫病种,购买正规厂家疫苗,做好免疫工作。(三)严格出入把关。禁止外来的人员、车辆进入畜禽场,防止疫病传入。
四、补栏关。养殖场尽量做到自繁自养,确需补栏,应尽量在本地购买经过免疫的健康畜禽。若购买外地畜禽,在确定无疫病发生、流行时,临床查看畜禽是否健康,是否免疫规定病种、是否具有免疫合格证。购回后隔离观察21天后,临床检查健康,方可同群饲养。
新闻推荐
8月23日,一名儿童在家长的帮助下控制机器恐龙。当日,一场充满科技趣味的机器人展在合肥市举行,现场多种类型的机器人吸引了暑假中的儿童前来体验互动。该展览旨在让孩子们在获得快乐的同时...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