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刘小兵◎年龄:49岁◎职业:国企高管◎群名: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及宝文朗诵艺术沙龙
作为安徽知名摄影家,刘小兵给我们的印象更多的是——背着“长枪短炮”,各种相机镜头,奔走在淮河两岸,多年如一日,记录淮河两岸百姓的日常生活。
除此之外,摄影家刘小兵其实还是一位诗人——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诗歌创作,至今笔耕不辍。现任安徽省诗歌学会副会长。2008年汶川地震他曾创作一系列诗歌,一首《孩子,爸爸来看你》,在网上广为传播,令无数人动容。
刘小兵爱诗歌,更喜欢朗诵,在他心中,一位典型的诗歌朗诵爱好者应该是这样的,“诗歌的精髓是人的真情自然流露,直抒胸臆。诗歌创作最初源于吟诵,因其富有韵律和节奏,故非常适合朗诵,从而达到陶醉自己,感染听众之效果。热爱生活、崇尚经典、传递真情、分享美好,富有激情和理想主义色彩……”
在安徽,尤其是在合肥,有一个喜欢诗歌朗诵的圈子,人数不多,大约超过百人,主要由省内电视台、广播电台播音员、知名表演艺术家、朗诵爱好者组成,比如安徽省著名播音员魏民、安妮、远明等。诵友们常在端午、中秋、元宵节等传统节日里举办主题朗诵会,还有经典诵读、高雅文化进校园等品牌,有时也会和国内一些知名朗诵家进行交流。 5月17日在三孝口新华书店举办“致敬经典诗歌朗诵会”,现场读者反映非常好。
对于刘小兵来说,记忆最深刻的一次朗诵,却并不在舞台上。有一年暑假,刘小兵前往巢湖之滨,来到慕名已久的黄麓师范,当时有几个师范生正自习朱自清的《背影》,仗着当过几年老师,刘小兵情不自禁为学生朗诵起来,片刻工夫,教室内外挤满了学生,那一刻他又找回了当年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感觉。黄麓师范是张治中先生早年创办的乡村师范学校,很偏僻,依旧是民国的模样。“学生们难得听到专业的朗诵,我在这里为他们朗诵朱自清的《背影》,情景交融,感慨万千”。
日常生活中跟诗歌的小交集更多,“诗歌让我的生活变得丰富精致而细腻,为孩子写过一些诗,她总是默默地埋在心底。比如前年腊月二十八深夜,远在英国的女儿突然微信说想回家了,我说那就回吧。之后彻夜难眠,写下《幸福的八小时时差》:‘我措手不及/再也无法入眠/辗转反侧好像转入伦敦时间/又仿佛女儿已经到家/我和她一起在倒时差……’”
[提问时间]
问:最喜欢什么诗歌?
答:特别喜欢质朴、厚重、略带伤感的叙事类诗歌,如著名诗人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最喜欢朗诵巴金的散文诗《我的心》、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等等。
问:讲一点个人诗歌朗诵的技巧或心得?
答:一要准确理解文本,二要结合个人感受进行二度创作,三要把握节奏,抑扬顿挫,拿捏得当,声情并茂。
问:如何加入诗歌朗诵圈子?
答:我们有一个宝文朗诵艺术沙龙,经常会有一些活动,在图书馆、咖啡厅等,想加入的可以登录“安徽省朗诵艺术学会”网站。
杨静“致敬经典”诗歌朗诵会现场
新闻推荐
旭辉·湖山源著坐拥万余亩大蜀山风光,环境宜人,一呼一吸之间都是健康。同时五湖环绕,其中紧邻的柏堰湖,更有3000余亩原生态湖区,是天然的氧吧。蜀西湖、蜀峰湾、天鹅湖、董铺水库和柏堰湖环拥,五湖同境...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