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少期商报社区行的活动现场,总能看到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虽然年过八旬,但是老人耳聪目明,跟着音乐的旋律一起哼唱。老人在抗美援朝期间不幸被飞机炸伤双腿,但仍然有一颗热爱生活的心。 9月19日下午4点,由安徽宣酒独家冠名的商报社区行走进廻龙桥社区,2个小时的活动,现场一直弥漫着感动与快乐。
[感动]感恩商报送礼物他坐轮椅跟随社区行
家住三孝口的王金勇已83岁高龄,是个地道的合肥人。 1947年参军,15岁便参加了淮海战役,17岁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在一次战斗中,他双腿被飞机投下的炸弹所伤,左腿粉碎性骨折,右腿勉强保住。”王金勇的妻子刘承秀告诉记者,他们一家人都是安徽商报的忠实读者,每天都坚持看报。“我们特别喜欢商报社区行这个栏目,只要离家不是太远,每次活动我都会推着老伴到现场。”
当和记者聊起安徽商报,王金勇竖起了大拇指,“四年前,商报给我们送来一台微波炉,到现在我们还在使用。”
[互动]热心读者抢大奖“快问快答”点燃热情
活动现场,除了精彩的戏剧、歌曲等节目,还有好玩的游戏与大家互动。在“快问快答”环节,凡是回答对主持人的提问,就可以获得由安徽宣酒集团提供的精美礼品一份。“宣酒产自于哪里”“宣酒多少度”“宣酒的广告词是什么”,看节目还能拿礼品,有这样的好事吗?看到拿到礼品的观众,大家的热情全部被点燃起来。
在“抢宣酒”环节,不仅参与的每一位观众都会获得奖品,最终获奖的读者还将获得宣酒一瓶。家住瑶海区和平广场附近的徐先生,在第一轮游戏环节就拔得头筹,徐先生激动地说,他是转了两路公交车才赶到现场参加活动的,没想到还拿到了大奖,真是不虚此行啊!
[服务]从事缝纫25年热心大姐做起社区义工
本次活动演出区的另外一边还设立了服务区,义诊、修钥匙、缝纫等民生服务专区。今年45岁的王志华第一次加入商报社区行的团队。上世纪80年代,王志华跟着师傅一起学习配钥匙,并在红星路开了一家自己的店面。 1992年,王志华开始做义工,为附近有困难的人提供帮助。
说起缝纫机,年轻人都很少有机会看到。从事缝纫行业25年的葛宗莲却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事业,当年,因为一直喜欢做衣服,家人省吃俭用了好几个月才买来一台缝纫机。后来,葛宗莲的缝纫店也开业了。好手艺受到了顾客们的赞许,生意也变得好起来。“现在需要缝补衣服的人越来越少了,但我还是希望能够继续为大家服务。”在顾客群中,对于一些有困难的家庭和老人,葛宗莲都是免费提供帮助。“或许我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我希望自己能继续坚持下去。” 夏丽君记者周梅文刘职伟/摄现场围满社区居民汪金勇坐轮椅亲临现场
新闻推荐
投身中国梦 践行劳动美全国劳模服务品牌走进安徽共庆商之都20周年
全国劳模服务品牌走进安徽共庆商之都20周年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