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杨店乡岗岭村宋耀增的家门口聚集了一大帮来自周边的群众,大家正对楼顶上安装的几个“玻璃面板”小声议论着。“真想不到,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家里面靠太阳板发电,想不到今天亲眼看到了!”与宋耀增家仅一门相隔的宋庭好感叹道。
原来,被群众戏称为“玻璃面板”的大家伙其实就是家用光伏发电系统的太阳能面板组件。“通过这些安装在楼顶的太阳能光伏面板产生电能,经过家用逆变器调节,就可以支持家庭用电了,至于使用不完剩余的电量还可以并网售卖。”合肥某太阳能光伏公司的负责人向围观的群众逐一介绍着家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相关情况。在宋耀增的邀请下,笔者跟随其一道登上了屋顶,看到几个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着。“我们在对光伏发电设备进行安全测试,同时进行并网。”看到笔者疑惑的表情,工作人员解释道,老宋家光伏发电站发出来的电并入国家电网后,每度电会获得政府的补贴。
“我们也是偶然接触到这个项目。”老宋憨厚地说道,“今年4月常年在外打工的儿子回家告诉我们要搞太阳能光伏,起初我们并不赞成。”可在儿子大力推荐下,并到合肥参观相关太阳能企业后,让老夫妻俩下定了决心。老宋向笔者算起了经济账,“我们安装的是5000瓦的,总价47500元,国家一次性补助2万元,我自己只需先拿27500元,考虑到家里用电量不大,我们与公司签订的是所有发电全部并网售卖的协议,按照协议我家每年保底收益6000元,5年不到就能还本,但这个太阳能板能用20—25年,也就是说一次投入能持续盈利20年。”从事多年粮食经营的老宋算起账来毫不含糊。
听着老宋算的经济账,周边不少群众也动了心,纷纷开始咨询详细的安装细节。“最主要这个太阳能发电节能环保,这两年国家一直都在强调控制污染,只要国家支持,怎么搞都不会错。”作为邻居的宋庭好下定决心也要安装一个。
据悉,近年来随着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太阳能光伏产业已经被社会大众越发重视,特别是家用光伏项目推入市场后,已逐步被农村群众所接受。“下一步,该乡将立足群众实际需求,在新农村等群众聚集点开展试点推广工作,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该项目分管负责人如是说。
完颜健炜 本刊记者 王凤莲 文/图
新闻推荐
□高桢 本刊记者 李丽娟 文/图在“三线三边”环境治理过程中,古城镇坚持从细微处治理着手,针对不同阶段环境治理的具体要求,查找原因、重点治...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