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汪漪/文 余红霞/图)昨日,安徽省环保厅联合合肥市政府举办了重污染天气桌面推演,某年12月份,合肥遭遇连续污染天气,随污染程度加重,合肥市连续启动Ⅳ级、Ⅱ级、Ⅰ级应急响应,学校停课,30%公务车停驶,采取人工增雨等措施。合肥市环保局局长王斌介绍,应急预案演练能让一些企业迅速熟悉并采取措施,明年合肥可能进行辐射安全演练。“今年安徽省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到2017年实现二级目标很有希望。”昨天上午,在推演现场接受采访时,安徽省环保厅厅长缪学刚介绍,2015年至11月26日,安徽省PM10的年平均浓度为76.5微克/立方米,仅比二级标准(PM10低于70微克/立方米)多6.5微克。
[推演过程]
8日上午7时,AQI已超过200,合肥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与该市气象局紧急会商,认为已达到启动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的条件,并立即报告,Ⅳ级应急响应由合肥市政府秘书长批准。要求排污单位加强管理,确保达标排放;工地、建筑企业洒水降尘等。向社会发布信息,通知幼儿园停止户外活动,中小学减少户外运动。
10日上午,雾霾加重,AQI日均值已超过400,且持续上升。经过紧急会商,合肥市政府常务副市长批准发布预警和启动应急响应。禁止渣土运输,增加洒水频次,重点排污单位减少10%排放量,城区露天烧烤排档停止经营等。学生禁止户外活动,医院增设相关疾病门、急诊,延长工作时间,设立“重污染天气相关疾病导医台”。
11日,外源性污染输入,AQI日均值已超过500,经紧急会商,合肥市市长批准发布预警和启动应急响应。要求重点排污单位减少20%的生产负荷,禁止矿山等露天开采,30%以上公务车停驶,采取人工增雨消除雾霾。号召公众减少外出,中小学和幼儿园应当临时停课或调课。经过各种应急措施,14日8:00合肥10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的监测数据显示: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下降到80,已具备解除重污染天气预警和应急响应条件。为期一周的重污染天气得到了有效控制。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郜征/整理) 12月1日起,一批新规将改善我们的日常生活,包括家用装修瓷砖的厚度、马桶的节水标准、合肥等长江中游四省会城市职工医保将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等。全国新规:瓷砖表面积大于0.64平...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