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宁溪学校是蜀山区教体局直接领导下的一所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建校八年来,在全校师生和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学校信息技术已具规模。以信息化推进学校管理已形成网络,以信息技术推进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已成为教师的自觉行动,以信息技术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德育的实效性已初见端倪,以信息化推动教育的现代化理念已深入人心,这都为学校未来打造“智慧校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经过反复交流论证,宁溪学校决定以“集体备课”为切入点,为教师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为了将集体备课制度落到实处,学校每学期初就要求各备课组形成一个总的教学计划,各年级各学科统一备课、统一进度,尽可能统一作业布置。集体备课形成统一的教案,不要求教师再重新抄写,但要求教师根据学情及教师个人特点对教案提出整改意见,并在教学后写详细的教学反思,以便今后更好地应用于课堂教学。学期末复习时,各备课组统一制定复习计划,确定主备课人,集思广益,编写出统一的复习教案,统一测试。学校专门将集体备课分为六个环节:研前自备——分组研讨——形成教案——教案调整——实施教学——课后反思。正是这六大系统的环节让集体备课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达到教师优势互补、整合经验、共享资源,实现了群体优势和个性特长的完美结合。如今借助网络这一信息化平台,该校的集体备课通过开放式和互动式的深度对话,教师们在相互切磋借鉴、深入钻研和不断改进中引领全员参与的同时,更使得集体备课制度趋于完善。
为了切实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宁溪学校还在广泛调研、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五·六”一体的独特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由五个环节和六个把关组成,五个环节即深备(独立备课→展示交流→个别完善);先学(自学课本→处理练习→领悟复述);精导 (展示交流→点拨引导→归纳提炼);巧练(随堂检测→订正纠错→反思质疑);双清(精要练习→批阅反馈→个别辅导)。六个把关即上课前把好自学关;上课中把好测评关;上课后把好补缺关;作业前把好复习关;作业时把好独立关;作业后把好纠错关。为了保证“五·六”一体教学模式的顺利实施,学校专门成立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这一教学模式进行组织指导、管理、检查和督促等。夏家彩校长亲自担任组长,副校长和学校相关中层领导担任副组长,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年级组长为组员。领导小组采取听课、参加教研组活动,针对师生和家长进行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工作实施过程中师生和家长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准确把握工作的方向和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案和策略。教师们及时总结教育教学行为的得与失,学校则会总结工作实施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身边教师的典型做法,进行总结提升,组织教师学习,加快工作的进度,提高工作效率。
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因此,宁溪学校不断强化学校常规管理的精细化。教导处、教研处的一级监控,教研组、年级组的二级监控和教师自我的三级监控的“三级质量监控”的形成,使教育教学管理更加科学有效。而伴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这些过程也变得更为便捷。放眼未来,宁溪人希望在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课程整合、资源共享、平台运用、课题研究、项目推进、应用效能、师生信息素养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等方面能有突破性进展,形成学校的特色,在蜀山区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胡德刚王兵
新闻推荐
王咀湖边商住地块拍出29.7亿元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