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草
我是2001年从偏僻乡村来合肥市内开的店。当时,店后面的小区两居室的房子才5.5万元就能买到一套,门面房五六十平方米的,也只要十二三万元。我心想,开店的还是买门面房比较合适,再等几年,把老家的饭店卖了凑足了钱非拿下不可。而就当时的情形看来,就是等上个十年八载,也拿不下这么贵的门面房。
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是涨了,但却把超负荷的船给淹了。生意越来越难做,加上租金不断上调,赚的钱一年不如一年,就是几千元一平方米的住房,对我们这些省内下岗创业的赚些微不足道的苟活偷生的人来说,也是一种奢望。
尽管在省城这座城市里还没有我落脚的地方。但是,不想回老家的欲望却一天胜过一天,渐渐的,在省城安营扎寨的念头逐渐根深蒂固。而坐观房市,风起云涌。一栋栋鳞次栉比的高楼拔地而起,而像我们这样囊中羞涩的人只能饱饱眼福,想居住在豪华的这些繁华地段的高楼里是望尘莫及的。虽说,望尘莫及,但心中总还是有种奢望。为此,还得了一年的失眠抑郁症。就在自己不着边际地遐想即将陨落时,孩子同学的母亲有一天一脸阳光灿烂地说,我要去买房!其实,是顺便去看看。当时一个三县交界的地方,房价很便宜。
真的很庆幸自己的人缘不错,甚至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三县交界处100平方米的房子,与市区80平方米的房子价格相差甚远。尽管这样,对中低阶层的我们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偏是偏了一点,但社会在发展,再说,这里是省城。
在省城的“三环上”,买房比县城的中心要好。因为发展空间大,可以各尽所能,对家庭的每个成员来说都是有利的。有人说,离省城远了一点,但是,一块钱的公交车就到市中心了,远点,又有啥可怕的。坐在潇洒的公交车上,可以任思绪驰骋,还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
在省城偏僻的地方买房,不还贷,不做房奴,也不会被利息压得喘不过气来。买了房,在省城这座城市里,就有个栖息的地方了。也用不着再回老家去看那植被被破坏得一塌糊涂的颓废的矿区了。
房子当初是瞒着老公买的。因为他很仁慈,仁慈地坚信房价会下降。跟他商量买房的结果就是再等等。知道等得心急火燎,积郁成疾。倒不如来个当机立断,先斩后奏。纵然后奏的结果是认为没把他当做一回事,但物超所值换来的是冷峻的面孔下一颗窃喜的心。
在省城有公交的地方,交通都很便利。诸如我们这类群体,不妨考虑偏一点便宜的,自己能承受的,生活水准也比市里划算,适合居住也适合投资。城市在有力度地开发建设,各种工业园在向郊区延伸,带动起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也是人气。
新闻推荐
“道路卫生整洁了、生活环境变美了……”这样的巨大的变化,让马湖乡小陶社区的村民心里乐开了花。小陶社区原来的村庄白色漂浮物、生活垃圾等随处可见,道路上满是泥巴,汽车路过便会...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