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庙宇里走出的中心商圈
【唐代】
三里庵建于唐代,与莲花庵为姐妹庵,但规模不大。在《县志·五乡区里图》上有标注,它的遗址在官亭路以西约100米、长江西路路北20多米,庵门朝东。庵外有一块石碑,记载着三里庵的建庵历史;庵门口有一对石狮子,非常精美。
【上世纪五十年代】
上世纪五十年代时,三里庵还是一片农业区,今天的国购广场所在地曾经是一片大水塘,对面则是一大片农田。水塘里的水很清澈,拉板车的人回家时实在口渴了,就从塘里弄一点水上来解渴。到了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市政府将稻香楼一带重新规划并加以绿化美化,建起稻香楼宾馆,因为拆迁很多人就从稻香楼搬到了三里庵,便成了三里庵的第一代居民,最初只有三十来家住户。
【上世纪八十年代】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因建设蜀山新村住宅小区,尼姑庵才被拆除,石碑和石狮子被合肥市佛教协会收去,存于明教寺内。住持方老姑住在蜀山新村里,于上世纪90年代去世。如今,尼姑庵虽不复存在,但地名因广为人知,仍沿用至今。1986年,街道便以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三里庵”作为街道名。现在提到三里庵,人们印象中是西门的那一大块地方。
【从三里庵到国购广场】
2006年,三里庵公交车站改名“国购广场”时,曾引起很大争议。公交进站时,喇叭里喊出来的不再是“三里庵”,这让老合肥们很难适应,时隔两三年后,人们或许已经慢慢适应了“国购广场”这个名字,但是三里庵在合肥的地理意义,以及留给老合肥人的回忆却是无法替代的。
【未来】
除了之心城和国购广场的遥相呼应,未来人气十足的官亭路也将进行整治改造,集中管理流动摊点、建立食材安全追溯、增加机动车停车位,创建精品道路和特色街区,提升官亭路整体形象和美誉度。
新闻推荐
新闻:10日,一篇《瓯海疑似“跑官”短信意外曝光》的文章,在网上热传。据悉,浙江温州瓯海区旅游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冯伟,将一条“跑官”短信错发到他人手机上。昨晚11时39...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