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成涛
2016年春运在“淡定”中落下帷幕。回首今年春运回家路,很多旅客觉得从容了许多。
春运的变化,得益于高铁等 “硬件”给力,也得益于服务等“软件”贴心。说起“软件”方面的贴心,《安徽日报》法人微博、微信公众号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投身其中、主动服务,获得网友纷纷点赞:“你们称得上是出行路上的‘暖男\’。 ”
春运期间,《安徽日报》法人微博、微信公众号与绿地集团合作,推出“绿地·2016春运”栏目,及时发布春运信息,分享春运好故事,温暖了许多人的回家路。 “感谢小编,让我知道了,在合肥南站有困难找明亮雷锋服务站!因为有急事,不得不紧急改签动车票。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向明亮雷锋服务站寻求帮助,最终还真办成了! ”网友@兰箬笠 在安徽日报法人微博上留言道。
与@兰箬笠 有着类似感受的网友还有很多。 “太赞了!看了你分享的信息,我才知道原来微信也可以购买汽车票! ”网友@苦竹凡 为安徽日报微信公众号点赞道。
春运期间,铁路部门推出暖心举措,《安徽日报》新媒体及时将这些服务信息分享给网友,多方合作给春运注入强大的暖心流,让回家路不再“拧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此举成为党报新媒体进一步强化关注民生、服务百姓功能的有益探索。今后,《安徽日报》新媒体将继续发挥党报新媒体平台的权威性、贴近性、互动性优势,线上线下联动,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多更好的“贴心服务”。
新闻推荐
随着二手房市场的不断升温,房产中介行业愈加兴旺,但虚构房源、哄抬房价等行业乱象也随之凸显——本报记者 朱胜利利用信息优势,“通吃”买卖双方眼看着房价节节攀升,在合肥工作的徐女士近日也迫...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