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菜价高企的背后

来源:安徽日报 2016-04-14 14:50   https://www.yybnet.net/

往年春节过后,蔬菜价格通常呈回落态势,今年不降反涨。刚刚过去的3月末,青椒、青菜等9种日常蔬菜平均零售价比春节前上涨1.9%,同比上涨26.8%——

■ 本报记者 范克龙

“菜价太贵了,一把豆角十几块,都赶上肉价了”

“菜薹打特价,原价4.28元/斤,现价1.5元/斤。”4月5日晚上8点多,合肥市潜山路上永辉超市的蔬菜区,导购员一边吆喝一边给特价蔬菜贴上新价码,不断有顾客前来选购特价菜。

“菜价太贵了,一把豆角十几块钱,快赶上肉价了。”正在挑选特价菜的黄阿姨告诉记者,超市每晚都有一些特价菜打折处理,自己经常来选购特价菜,节省些开支。

青豆29.8元/斤、西兰花5.98/斤、豆角10.8元/斤、蒜薹5.98元/斤、京葱7.98元/斤……记者在该超市蔬菜区逛了一圈,发现大部分蔬菜价格确实很高。 “这种薄皮青椒现价4.98元/斤,前几天还卖6块多1斤呢。 ”超市导购人员告诉记者,菜价近期其实已经有所下降,不过比起往年,菜价仍在高位运行。

根据省物价局价格监测显示,3月末,全省青椒、青菜、黄瓜、大白菜、西兰花、芹菜、土豆、冬瓜等9种蔬菜平均零售价3.17元/斤,比春节前上涨1.9%,比去年同期上涨26.8%。

“往年春节过后,蔬菜价格一般呈回落态势,今年蔬菜价格不降反涨,确实反常。”省物价局价格监测局二室主任黄卫国介绍,气候是影响蔬菜价格的主因,受去年冬季极端气候频发,今年开春以来气温同比明显偏低的影响,蔬菜产量大幅减少,带动菜价上涨;加上去年菜价相对较低,部分蔬菜品种种植面积减少,进一步推高了菜价。

“随着四月青、空心菜、西红柿等一些地产菜陆续上市,近期部分蔬菜价格已经开始回落。”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中心主任李涛介绍,进入4月份以后,随着气温的回升,地产菜将大量上市,尤其4月中下旬以后,随着周边县市蔬菜基地的各种茄果类蔬菜陆续大量上市,菜价将逐步回落。

“大葱从地头到零售市场,价格涨了3倍,流通环节占了70%的成本”

4月7日下午,合肥周谷堆农产品批发市场一片繁忙,大葱经营大户潘发华正在算账,周围堆放着成捆的大葱,旁边还有满满一车大葱,工人正在卸货。“这车京葱刚从福建拉来,今年大葱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现在批发价4元/斤。 ”潘发华说。虽然葱价高企,但是老潘却乐不起来。他告诉记者,赚不赚钱,跟菜价高低关系不大,主要取决于市场供应量。市场竞争激烈,加上菜价不稳,他们利润并不高,有时还亏损。

“大葱损耗大,从菜农手里进100斤,回来摘叶剥皮后只有65斤。”潘发华给记者算了笔账:进价3元/斤,批发4元/斤,看似有1块钱的差价,但扣去损耗,再扣去三四毛钱的人工、运费成本,毛利润不过2毛钱左右。 “蔬菜毛利低,主要靠走量。 ”

包菜经营大户王祥新深有同感。“干了十几年蔬菜批发,没见过包菜这么贵过,去年还三四毛一斤,今年就1.7元1斤。 ”尽管如此,王祥新称自己不仅不赚钱还亏钱。“包菜可替代性强,价格高了,就卖不动了,以往行情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两车,现在一车要卖两天,我这一车菜估计要亏两万。 ”

4月8日下午,合肥翠庭园菜市场门可罗雀,摊主吴大姐悠闲地嗑着瓜子。“菜价越高我们越不挣钱,现在一天只能卖100多斤菜,赚一两百块钱就算不错了。”吴大姐告诉记者,销量下来了不说,损耗也更高了。 “蔬菜易损耗,头天卖不掉,第二天就不好卖了。便宜扔了也不心疼,现在价格高,一根瓠子就10块钱,扔了心疼啊。 ”

“冬瓜6元/斤,大葱9元/斤,青椒8元/斤,蒜薹10元/斤……”询价后记者发现,菜市场菜价普遍高于超市菜价。对此,吴大姐直言不讳:“超市是从周谷堆批发或者农场进货,我们是从南七农贸市场菜贩子手里进的,而菜贩子都是从周谷堆进货的。多转一趟手,价格自然高了,我们本来量就小,便宜了赚不到钱。”吴大姐告诉记者,由于销量少、品种多,对蔬菜的品质要求较高,一样几十斤到周谷堆进货很不方便,他们往往就近到南七农贸市场进货。

记者调查发现,蔬菜从地头收购,经长途运输、一级批发、二级批发,抵达零售末端的农贸市场,往往要经过多个流通环节,其间商贩层层加价,不断推高菜价。以大葱为例,一斤大葱从地头收购价3元/斤,到零售市场是9元/斤,价格涨了3倍,其中流通环节产生的价格成本,占到蔬菜最终价格的70%左右。

“拎稳‘菜篮子\’,关键要管好‘菜园子\’”

4月9日中午,合肥市包河区大圩镇沈福村的田野里,60多岁的沈孝东还在菜地里劳作。“过年后半个多月小青菜卖到2元/斤,现在又降到1元/斤,菜价大起大落,菜农也赚不到钱。 ”沈孝东告诉记者,价格降下来后,商贩过来收只给5毛/斤,为了能卖上价,他常常半夜到周谷堆农贸市场摆摊。

“行情好的时候,一天能卖三四百块钱;行情不好的时候,5块钱一筐都没人要。 ”对于沈老汉来讲,蔬菜价格不稳定是最大的困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多数菜农和商贩都不希望菜价大起大落,他们期盼菜价相对稳定,菜价稳定意味着收益稳定,风险减小。

“拎稳‘菜篮子\’,关键是要管好‘菜园子\’。”省农委菜篮子办副主任齐波认为,平抑菜价的关键是抓好蔬菜生产,优化种植结构,保障市场供应量。现阶段可以通过补种些速生菜,增加市场供应量,平抑菜价。“像小青菜、菠菜、空心菜这些蔬菜,生长期短,三四十天就能上市。 ”长远来看,拎稳“菜篮子”,就要切实保障常年菜地保有量、重要蔬菜产品自给率和蔬菜产品质量合格率的稳定,加强对老菜地的保护,合理规划建设城市周边的新菜地,稳定城市郊区蔬菜面积,提高应季蔬菜供应能力。

同时,加强蔬菜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信息监测,强化对蔬菜生产、市场和价格走势的分析预警,及时发布相关信息,积极引导蔬菜种植户、经营者合理安排生产和经营活动,稳定市场预期,确保蔬菜供应不断档、不脱销。

“青椒在产地不过一两块钱一斤,流通到零售终端卖到五六块钱一斤,菜价虚高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流通环节过多,中间层层加价使然。”黄卫国认为,应该减少流通环节,鼓励开展“农超对接”,在社区多布置些蔬菜直供店等方式,搞好产销衔接。引导鼓励超市、农贸市场等销售环节与蔬菜生产的直接对接,降低流通成本。同时,合理规划布局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积极发展蔬菜“电子商务”,增加零售网点,方便市民购买。

新闻推荐

合肥再出生态建设“组合拳”

本报讯 (记者 许根宏)4月12日,合肥市正式宣布今年环境保护总体目标,打响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新战役”。 2016年,该市将实现环巢湖地区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河长制”实现全覆盖,建成区基本消除...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菜价高企的背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