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安徽合肥杨絮满城飞引发热议。“飞雪飘扬”成为公众“槽点”,也有人呼吁包容绿色植物的缺点。植物飘絮带来的尴尬,表面看是城市绿化与人四季和谐的问题,背后反映出城市建设相关决策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试点先行、科学求证。
进入4月份以来,北京、天津、太原、合肥等地连续出现杨絮、柳絮的“降雪”场景。由于数量过多,杨柳絮给百姓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影响身体健康。
客观地说,杨柳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作为城市景观树,飞絮的缺点也日益凸显。减少杨柳树的种植比例,或寻找新的替换树种,已成越来越高的社会呼声。国外一些城市已经意识到花粉致敏植物带来的问题,禁止种植一些树种。我国一些省市也正在研发、推广无絮杨树。
从城市绿色景观到“城市之痒”,“飞絮教训”引发城市规划建设决策如何更加科学、更加民主、更加人性化的思考。不光飞絮一事,近些年集中在各地爆发的交通拥堵、城市内涝等“城市病”,都在提醒我们,应当重视城市决策的长远性,避免进入草率决策、付出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去消除先期决策负面影响的怪圈。
说到底,城市规划应以人为本。《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坚持规划先行与建管并重相结合、坚持改革创新与传承保护相结合等原则。面对城市出现的飞絮等“病症”,应当做到规划先行、科学论证、重视民意,有步骤地推进城市更新改造,让城市真正成为舒适、宜居的家园。 □周畅
新闻推荐
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民办幼儿园名额有限,合肥市部分地区幼儿园近日上演“报名大战”:数百家长为了争报几十个入园名额,冒雨彻夜排队、摇号抽签,抽中的欣喜若狂,落选的泪...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