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华 本报记者 吴炎炎 文/图
日前,本报记者走进烔炀镇,只见镇容镇貌整洁干净,颇具古镇古韵特色。据悉,近年来,烔炀镇以“河水变清、岗地添绿、农民增收、镇村美丽、乡风文明”为古镇建设标准,通过培养镇民们的文明素质、提升镇乡文明程度、开展“乡村文明行动”,使文明和谐之风盛行古镇烔炀。而该镇也曾先后荣获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第三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第七届“安徽省生态乡镇”、“合肥市2013年度科学发展先进乡镇”等三十多项国家级、省、市荣誉称号。当然,这些荣誉的取得,与烔炀镇紧紧围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创建活动是密不可分的。
开展“五好”活动评选提升社会新风尚
开展“五下乡”活动 提升文化内涵
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教育人、鼓舞人,是烔炀镇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又一亮点。据介绍,该镇在不断完善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抓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如今,该镇已形成完善的公共文化设施和文化网络体系,完善健全了全镇农家书屋和电子阅览室。目前,全镇有图书馆(室)1间、农家书屋19间、电子阅览室2间,文化广场和体育健身场所22处,基本实现了全镇村村有文化广场。不仅如此,该镇还修缮了李鸿章当铺,完成对烔炀老街古民居、古遗迹和老火车站碉堡的挂牌保护,制作完成《红草莓》微电影,成立镇乡贤文化研究会和书画社,以此弘扬烔炀镇乡贤文化的精髓。
同时,该镇还积极开展“科技、教育、文化、法律、卫生”五下乡活动。以“五下乡”为有效载体,组织农村文艺骨干、民间艺人开展演出,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观看到舞龙灯、秧歌舞、大鼓书、小刀戏、门歌、民歌等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娱乐节目。并充分利用这些文化活动,举办各类文化艺术节和全民健身赛等活动,如“烔炀美食文化节”、“墨韵古镇”书画展,开展各类广场演出,免费送戏下乡等,极大地丰富了全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文化元素和精神动力。
一直以来,古镇烔炀便以“重教育、讲礼仪”而著称。众所周知,烔炀镇是著名传奇将军李克农的故乡。为了使将军故里文明之花常开常艳,该镇坚持多年开展“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好子女、五美女性、金牌职工、巢湖好人、烔炀好人”等不同主题的推荐评选活动,宣传好人好事、先进典型,弘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相邻和睦、勤劳致富”的良好社会风气,在潜移默化中引导村民自觉提升了文明新风尚。
同时,该镇还充分发挥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的作用,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规范村民行为,引导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培育文明新风。自然村成立由老党员、老干部和村民代表组成的村民议事会等群众组织,开展“讲文明、讲科学、改陋习”活动,提倡和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消费观,提倡移风易俗,婚事新办。据悉,在各种文明活动的评选中,该镇先后有6人被评为“巢湖好人”,推荐评选出“烔炀好人”22人、“十星级文明户328户”、“五好文明家庭”246户、“好婆媳”86人等等。这些文明创建“五好”评比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发了全镇居民道德自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过去“要我文明”为现在的“我要文明”,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社会新风尚的形成。
树立“古镇”文化品牌 提升烔炀对外竞争力
“选取亮点、特点、重点,突出集镇形象品牌,加大精神文明建设力度,提高烔炀的对外竞争力。”采访中,据烔炀镇有关负责人介绍,烔炀镇有着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下一步,该镇将结合精神文明建设,以更加合理细致的规划、精准高效的建设,统筹引领全镇发展,让“全国文明村镇”的这一荣誉称号锦上添花。
为此,该镇将实现“一张图规划、一体化谋划、一盘棋建设”;同时推进烔炀老街保护开发规划的编制,启动老街青石板路、雨污水管道及亮化工程建设。并结合创城工作,对镇区范围内的关键节点,按照徽风皖韵风格进行整治提升,积极推进镇“两馆一院”的建设,修复全国首个农民实验文化馆,完成乡贤文化馆布展,修缮烔炀影剧院。此外,该镇还将设计烔炀旅游手绘导览图和形象标识,并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传奇烔炀形象宣传片、一日游宣传册、旅游标识标牌的制作。
在此基础上,该镇还将利用镇现有的群众文化资源,举办青年歌手选拔大赛、歧阳王岗桃花节、烔炀美食文化节等多场特色活动,加强与合肥、巢湖主流电视、网络、纸质媒体的沟通联系,以此增加烔炀的出镜率和媒体影响力,积极努力地做好省级江淮古镇、省级优秀旅游乡镇、文化创意街区以及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的申报工作,让古镇烔炀文明之花越开越红。
新闻推荐
晨刊讯 昨日上午,记者从S316改线工程跨裕溪河大桥项目部获悉,5月20日凌晨,由合肥市公路局负责承建的裕溪河特大桥最后一次沥青混凝土面层摊铺全部结束。预计6月20日前有望放行车辆。 据介绍,本次裕...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