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刊讯 5月4日,合肥市统计局发布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经济实现开门红,发展亮点频现。
GDP增速居中部第一
初步核算,一季度全市GDP125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7%,与上年同期持平。
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9.7亿元,增长3.9%;第二产业增加值679.1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530.4亿元,增长11.6%。
对比来看,一季度合肥的GDP增幅高于全国和全省,GDP增速居中部第一、居长三角副中心第二。在中部省会城市中,合肥市GDP增速比南昌市9.5%快0.2个百分点、比郑州市9.2%快0.5个百分点、比长沙市和太原市的8.8%快0.9个百分点、比武汉市7%快2.7个百分点。
在长三角副中心中,合肥市GDP增速比南京市的8.5%快1.2个百分点,比杭州市的10.3%低0.6个百分点。
服务业集体“发力”
在产业结构上,优化升级加快,表现为全市服务业快速增长。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长11.6%,创2013年以来的新高;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8.5%,创2005年以来的新高。
合肥的现代服务业集体发力成绩特别“抢眼”。一季度,全市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99.9亿元,增长15.7%,高于传统服务业增速9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营业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均呈两位数增长。
金融业增速居各行业首位
一季度,金融业增加值109.5亿元,增长19.4%,增速为国民经济各行业首位,对服务业和GDP增长贡献率达33%和16%。
金融机构贷款增速创近4年来的新高。3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8.4%,比上年同期上升1.6个百分点,增速创2012年以来的新高;余额比年初增加463.75亿元,同比多增101.26亿元。
创业氛围日渐浓厚
一季度,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28万户,同比增长33.5%;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新增注册资本903.68亿元,增长172.8%。
一季度,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等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快速发展,营业收入增速在上年同期的19.3%基础上继续加快,提高了6.9个百分点,达到了26.2%。
民生支出大幅度增加
一季度,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大幅度增加,涉及民生的8项支出合计190.38亿元,增长32.7%,同比加快16个百分点。
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向好
专家预测,上半年合肥主要经济指标向好,积极因素逐步增加。工业生产回暖,服务业较快发展,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高速增长;双创助力经济建设,随着“营改增”全面实施,有利于小微企业较快发展。
同时,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长三角”等重大战略规划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合肥战略地位不断上升,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 吴奇
新闻推荐
晨刊讯 足不出户,就能和医生对话,让医生帮助自己看病,凭借处方单,还能到药房拿药,复诊的时候甚至不需要选择医生,互联网系统便能自动匹配出最合适的复诊医生。记者从合肥市卫计委了解到,合肥将试点互联...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