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朱胜利 聂扬飞
机动车 违章行驶隐患大
● “本来技术不熟练就很紧张,突然前面插进个车来,手忙脚乱急踩刹车,好几次差点撞上了,吓出一身冷汗。 ”
——合肥市民吴女士
● “随意变道、不按规定用灯等容易引起事故,在市区轻则引发拥堵、剐蹭事故,重则引发追尾;在高速公路上,很可能就引发伤亡事故。 ”
——合肥市交警支队王警官
很多司机在行驶过程中,都曾遇到前车随意变道、加塞的情况,不少人对此深恶痛绝。6月10日下午,记者沿着合肥市政务区南二环道路,由西向东前行,发现随意变道、加塞的车辆还真不少。
在临近合作化路和金寨路交口路段,车流量较大,前后不到10分钟时间里,记者就看到有近10辆车在路面迅速变道。其中,好几辆左转车都选择在最右侧的右转车道加速,到路口时突然变道挤进最左边道路。其中一辆白色小车,还多次变道,最后干脆挡在两条车道之间,给两条车道造成了拥堵。
采访中,一位司机告诉记者,自己由于工作原因,每天都要经过这个路段,虽然也想文明有序通行,但有时看到其他车都直插到前面,自己也就跟了上去,“大家都在加塞,正常排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过得去”。
在这些随意变道的车辆中,还有不少人甚至连转向灯都不打,直接冲进车流,进一步加大了危险系数。合肥市民吴女士说,自己是一名新手驾驶员,经常在路上遇到此类情况,“本来技术不熟练就很紧张,突然前面插进个车来,手忙脚乱急踩刹车,好几次差点撞上了,吓出一身冷汗。 ”
对此,有些老司机的观点令人“汗颜”。一位出租车师傅坦言,很多时候变道前打转向灯,结果后面的车不仅不会礼让,反而加速向前、故意阻挡。久而久之,很多老司机甚至总结出“要变道就别打灯,打了灯就别想变道”的“实战经验”,这无疑又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变道不打灯的恶性循环。
白天转向不打转向灯,惊得后车手忙脚乱;夜间行车不关远光灯,则照得对面司机目眩眼花。6月11日晚9点左右,记者在合肥市经开区的几条主要道路探访时发现,不少司机在市区行驶中滥用远光灯,给路面交通带来安全隐患。一位私家车主告诉记者,现在很多车不分场合开着远光灯,特别是有的还会改装大灯,刺得其他司机眼睛很难受,看不清道路。有一次,因为对面远光灯照得很刺眼,他差点撞上近前的一辆自行车。
有研究者做过科学实验,大约在离目标40米远时,实验者打开远光灯,同时让道路另一侧的助手也打开远光灯,此时实验者产生视觉盲点,无法看清路中间的目标,直到车辆开到离目标几米远时,才能完全看清。
合肥市交警支队王警官指出,随意变道、不按规定用灯等容易引起事故,在市区轻则引发拥堵、剐蹭事故,重则引发追尾;在高速公路上,很可能就引发伤亡事故。他提醒,变道行驶,一定要提前看好路面状况,车辆前后一定要仔细查看,确定安全后才可以慢慢变道行驶。为了避免给他人带来安全隐患,一定要提前打开转向灯,告知后面车辆你的行驶方向。夜间在市区行驶、会车时,要避免使用远光灯。
非机动车 “弱势”任性事故多
● “我们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中,非机动车事故占了60%—70%。 ”
——合肥市蜀山区交警大队交警
● “每次驾车通过西二环与望江西路下穿道时都提心吊胆,害怕撞上机动车道上的电动车。 ”
——在合肥市高新区工作的私家车车主徐梅
6月8日早上8点多钟,在合肥市繁华大道21世纪外国语学校路段,高考送考车辆汇成了几条车流缓缓流动。在车流中,一个中年人骑着电动车左转右插,让人捏了一把汗。有好几次,电动车都在差点撞上前方机动车时勉强刹住了车,而电动车后方的机动车不得不一次次紧急刹车。在快到路口等红灯时,电动车又占了左转车道,准备与机动车一样左转,直到被交警拦了下来。
“我们处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中,非机动车事故占了60%—70%。 ”合肥市蜀山区交警大队一位交警告诉记者。当前城市中最常见的非机动车——电动车超速、逆行、闯红灯等违章情况非常普遍。记者在实地调查中也发现,电动车等非机动车行驶非常随意,有的随时随地逆行、转弯、掉头,有的超速、超载,有的一会走人行道一会上机动车道,甚至上高架桥、走下穿道。
“每次驾车通过西二环与望江西路下穿道时都提心吊胆,害怕撞上机动车道上的电动车。 ”在合肥市高新区工作的私家车车主徐梅告诉记者,许多电动车图方便,直接走机动车道穿过下穿道。由于进入下穿道是下坡,机动车速度较快,且经过桥下一瞬间光线变暗,驾驶员前方变成视觉盲区,很容易撞上低速行驶的电动车。她虽然多次有惊无险地及时刹住车,但也有过因此被后面机动车追尾的惨痛经历。
“非机动车本是弱势交通群体,但现在俨然成了横行霸道的‘路霸\’。”合肥市一名私家车车主说,相对于机动车,由于法律法规偏向于保护非机动车、对非机动车违章执法不到位等原因,慢慢“惯”出了非机动车的不文明行为,她希望有关部门严厉查处非机动车交通违章行为。
记者采访发现,导致非机动车不文明的交通行为有多方面原因:非机动车驾驶人交通法规意识淡薄,他们大都没有经过专门驾考培训,对交通法规和交通常识了解较少,有的虽然了解,但认为不文明交通行为只是个“坏习惯”而已,无伤大雅;许多非机动车不登记上牌,交警部门对其违章行为不好监拍取证查处,部分非机动车驾驶人肆无忌惮;非机动车道建设跟不上非机动车发展速度,有的机动车还违规占用非机动车道,把非机动车“逼”上了机动车道等。
合肥市一位长期在路面执勤的交警表示,对于非机动车不文明交通行为治理,要完善相关法规,并细化执行规定,推动非机动车证照的源头管理,便于交警现场执法,“查处一个,教育一片”。还得加强交通法规和交通文明宣传,提高驾驶人的交通法规意识和安全意识,帮助他们养成文明交通习惯,“促使形成自觉才是根本管理之道”。
新闻推荐
6月13日,在合肥市杏花公园东门,省食药监局的一辆食品药品检测车内,工作人员为市民免费快检刚买来的猪肉。当日,省、市、县三级共同启动2016年全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 本报记者 范柏文 摄...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