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摇号入园”戳中公共服务软肋新华社记者杨玉华

来源:拂晓报 2016-06-15 15:06   https://www.yybnet.net/

公办幼儿园“一位难求”,民办幼儿园名额有限,合肥市部分地区幼儿园近日上演“报名大战”:数百家长为了争报几十个入园名额,冒雨彻夜排队、摇号抽签,抽中的欣喜若狂,落选的泪流满面,民生痛点令人唏嘘。此次“摇号入园”集中出现在城市新区,暴露出一些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软肋。

此次合肥市出现的“入园难”,主要集中在近年来扩建的新城区。这里既是拆迁安置的集中区,也是外来人口购房置业的首选区,房地产项目集中,居民入住量大。这些新区建设时往往号称规划标准高、布局功能完善,建成后的确是道路宽阔、楼宇摩登。然而光彩照人的城市面孔背后,城市公共服务功能却不尽完善。例如幼儿园配套严重不足,有的一个小区住户近千,配套的幼儿园却只有每学期几十人的招生名额;有的两三个小区只配建一个幼儿园,僧多粥少让不少孩子面临“无园可上”的窘境。

合肥“摇号入园”是当前城市建设中公共服务能力不足的一个缩影,类似的情况不止一地。近年来,不少地方新城越建越大,居民越来越多,但公共服务配套建设却成“短腿”。不仅公共服务设施严重不足,而且服务能力和水平也较低,入园“摇号”、入学“大班”、就医“扎堆”等现象比较普遍。

公共服务存在软肋,凸显一些城市管理者规划理念重“面子”轻“里子”,缺乏民生情怀,对教育、医疗等合理民生需求重视不够。一些地方政府甚至因为这些公共服务设施要大量“赔钱”,而将其交由开发商配建,但“一配了之”常常导致开发商为了节约成本搞低标准建设,“小马拉大车”必然导致公共服务资源紧缺。

当前各地城镇化仍在推进,城市“变大长高”的步伐迈得很快。“摇号入园”给各地管理者敲响警钟:规划一定要着眼长远,要多点民生视角,尽快补上城市公共服务建设的“短腿”。这是考验地方现代治理能力的新课题,也是增强百姓获得感的必答题。  新华社合肥6月14日电

新闻推荐

父亲节我陪爸爸一起过

6月19日,父亲节,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街道朝阳社区的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手绘父亲节主题的T恤衫,祝爸爸节日快乐。新华社  发...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摇号入园”戳中公共服务软肋新华社记者杨玉华)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