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常生活中,丢了钥匙、锁芯坏了,喊个锁匠来开锁、换锁本是件平常事。然而小小的门锁,却牵涉着千家万户的平安,开锁业在带给市民便利的同时如何更安全?11月10日,记者从合肥市公安局包河分局治安大队获悉,警方主动破题,创新开锁业治安管理模式,推行信息系统建设,利用互联网为开锁行业装上“放心锁”。据了解,目前新模式正在推广中,预计到年底将实现辖区开锁业全覆盖。
11月初,家住省城瑶海区某小区的李先生出门时不慎将钥匙落在家中,情急之下,从网上找了家声称在公安备案的开锁公司。“工作人员很快赶来,不到10秒钟,门锁就开了。”李先生告诉记者,虽然防盗门被成功打开,但他却心存疑虑,开锁师傅只是口头询问他是房子主人还是租客,也没有查验证件,这不是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吗?另外,虽然小广告上注明“公安备案”,但开锁师傅也没有主动出示任何证件。
同时,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虽然公安机关要求开锁时工作人员要向被开锁人出示特种行业备案证明,并核查身份证明,但有时为了图方便,这种没有核查身份就开锁的现象普通存在。
为了让这一行业更规范、安全,包河公安分局治安大队率先在辖区内创新开锁业治安管理模式,摸索更加规范的管理措施。
该大队特种行业管理民警张德升介绍,目前警方与互联网公司已联合开发出适合开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已在公安机关成功备案的开锁公司,根据要求完成注册后,会形成专属二维码。在开锁时,房屋的业主或者租客可以通过扫描开锁人证件上的二维码确定其身份信息,同时开锁人会携带公安机关统一配发的无线二代证读卡器,要求客户必须出示身份证,经过扫描证件与后台公安机关核验后,才能进行开锁。但在一些情况下,业主或租客的身份证落在被锁屋中,如何扫描身份证呢?张德升解释说,根据要求,开锁人必须和业主或租客一起到物业公司进行核实,录入身份证号码后再进行身份验证。“此项工作推广,使原来的单方验证变成如今的双方验证,开锁前录入的身份信息直接存在系统的后台,这样公安机关可以从源头上掌握并进行管理,也可进行日后的追溯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开锁工作人员会不会为了图方便,没有验证就进行了开锁?张德升告诉记者,为了避免这样现象发生,警方已实行举报制度,如出现被开锁人举报,将直接吊销开锁人的备案资格。同时,警方也将根据身份信息对被开锁人进行回访,一旦发现问题将对开锁人采取严厉处罚。
(记者李斐)
新闻推荐
老师为人温文而雅,说话时总是挂着谦和的微笑。绵绵师生情——忆我艺术道路的引路人张震川先生□路巨鼎
老师为人温文而雅,说话时总是挂着谦和的微笑。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